| 第一章 导论 | 第1-36页 |
| ·研究问题的陈述 | 第15-20页 |
| ·研究问题的界定 | 第15-17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 ·文献综述 | 第20-33页 |
| ·原始资料 | 第20页 |
| ·研究成果 | 第20-33页 |
|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观点 | 第33-36页 |
|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 ·主要观点 | 第34-36页 |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 第36-45页 |
| ·消费者运动 | 第37-39页 |
| ·劳工运动 | 第39-41页 |
| ·全球化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现象的全球存在 | 第41-42页 |
| ·国际劳工贸易壁垒的压力 | 第42-45页 |
| 第三章 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方式——跨国公司生产守则 | 第45-51页 |
| ·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的内容 | 第45-47页 |
| ·生产守则的概念 | 第45-47页 |
| ·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的运作模式 | 第47-49页 |
| ·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的核心内容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国际劳工标准 | 第51-56页 |
| ·国际劳工标准的定义 | 第52页 |
| ·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 | 第52-53页 |
| ·基本国际劳工公约(核心劳工标准) | 第53-56页 |
|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对中国人本管理理念的影响分析 | 第56-64页 |
| ·权利义务对等的公平管理理念的引入以平衡劳资力量 | 第56-57页 |
| ·人格权理念的引入——保证雇员相对于雇主的人格尊严、人格独立和人格平等 | 第57-61页 |
| ·将相关利益者管理(治理)引入中国企业(尤其是公司制企业)的人本管理理念中 | 第61-64页 |
| 第六章 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中国企业人本管理中的行动策略建议分析 | 第64-83页 |
| ·企业社会责任核心理念引入中国人本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 第64-69页 |
| ·ISO即将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 第64-65页 |
| ·中国的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现状与国际要求的差距要求 | 第65-66页 |
| ·国际劳工标准是中国企业人本管理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国际规则 | 第66-69页 |
| ·企业社会责任核心内容引入中国人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69-72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引入中国企业人本管理理念中的行动策略探讨 | 第72-83页 |
| ·将劳动法调整机制引入企业人本管理理念中 | 第72-76页 |
| ·工会的组建和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实施 | 第76-78页 |
| ·职工参与管理制度的开展 | 第78-8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83-87页 |
| ·本文研究结论 | 第83-85页 |
| ·创新与贡献 | 第85页 |
|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85-86页 |
|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