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内涵 | 第9-10页 |
·“参与”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运动参与”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实际状况 | 第11-12页 |
·大学生运动参与的特点 | 第12页 |
·体育教学中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 | 第12-15页 |
·学校因素 | 第12-14页 |
·体育教师 | 第12-13页 |
·学校管理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自身因素 | 第14页 |
·大学生运动参与个性要素的发展特点 | 第14页 |
·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年级及性别差异分析 | 第14页 |
·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 第14-15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对象:上海市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目标的达成与对策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5-16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7页 |
·逻辑演绎法 | 第1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7-40页 |
·运动参与目标内涵分析 | 第17-18页 |
·运动参与提出的背景及地位 | 第17页 |
·相关文件对“运动参与”目标的概述 | 第17页 |
·“运动参与”目标体系 | 第17-18页 |
·总结 | 第18页 |
·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与健身》课程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现状分析 | 第18-32页 |
·上海市普通高校对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重视程度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上海市普通高校对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操作情况分析 | 第19-26页 |
·学校为提高学生运动参与度采取的措施 | 第19-22页 |
·学校在健全体育教学规章制度方面的现状 | 第19页 |
·学校在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时间方面的现状 | 第19-20页 |
·学校在完善体育场地器械方面的现状 | 第20-21页 |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现状 | 第21页 |
·学校在大力宣传体育文化方面的现状 | 第21-22页 |
·学校在促进学校体育和谐发展方面的现状 | 第22页 |
·教师为运动参与目标达成所采取的措施 | 第22-26页 |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教师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方面的现状 | 第24-25页 |
·教师自身修养方面的现状 | 第25-26页 |
·上海市普通高校学生运动参与目标达成效果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表现的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学生在运动参与目标达成效果方面的现状 | 第31-32页 |
·影响上海市普通高校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2-39页 |
·学校影响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因素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教师在影响学生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方面的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学生自身因素对影响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家长对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上海市普通高校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期望对策分析 | 第39-40页 |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 第40页 |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 | 第40页 |
·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充足的体育场馆和器材 | 第40页 |
·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管理 | 第40页 |
·做好体育锻炼知识的宣传工作 | 第40页 |
·加强教师相关业务培训 | 第4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建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件 | 第45-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