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一) 中国法治化困境的产生背景 | 第8-9页 |
(二) 公民社会理论对中国法治困境的回应 | 第9-10页 |
(三) 公民社会的崛起——非政府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二、国内关于非政府组织与法治困境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本文写作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中法治化困境的形成 | 第16-29页 |
一、现代法治的后现代困境 | 第17-23页 |
(一) 法治在理论层面的困境 | 第18-20页 |
(二) 法治在实践方面的困境 | 第20-23页 |
二、中国法治化的内源性问题 | 第23-29页 |
(一) 法治信仰的缺失 | 第23-24页 |
(二) 公私法发展的不平衡 | 第24-26页 |
(三) 事实与规范的冲突 | 第26-27页 |
(四) 转型期中的社会矛盾压力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公民社会在中国法治构建中的功能 | 第29-35页 |
一、公民社会是中国法治实现的基础 | 第29-32页 |
(一) 公民社会对法律信仰的树立 | 第30页 |
(二) 公民团体对国家公权力的制约 | 第30-31页 |
(三) 公民结社自由是现代法治思想的体现 | 第31-32页 |
二、非政府组织发展重塑中国法治化的基础 | 第32-35页 |
(一) 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理论的具体实践 | 第32-34页 |
(二) 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法治化困境的积极意义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非政府组织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崛起 | 第35-46页 |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第35-38页 |
二、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渊源 | 第38-40页 |
(一) 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渊源 | 第38页 |
(二)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渊源 | 第38-40页 |
三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40-46页 |
(一)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 | 第40-43页 |
(二) 中国非政府组织所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法治化困境的解决 | 第46-52页 |
一、非政府组织弥补法律在实施中的不能 | 第46-47页 |
二、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功能的补充 | 第47-49页 |
三、“第三域”立法对中国法治社会构建的意义 | 第49-52页 |
(一)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立法的缺陷 | 第50-51页 |
(二) 关于非政府组织立法的建议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