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退耕还林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第二章 我国退耕还林概况 | 第18-23页 |
·我国退耕还林的背景 | 第18页 |
·我国退耕还林的历程及模式 | 第18-21页 |
·我国退耕还林的成就、问题及成因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延安市退耕还林概况 | 第23-31页 |
·延安市退耕还林背景 | 第23-24页 |
·延安市退耕还林的历程及模式 | 第24-26页 |
·延安市退耕还林的成就、问题及成因 | 第26-31页 |
第四章 延安市退耕还林的效应分析 | 第31-34页 |
·生态效应 | 第31页 |
·经济效应 | 第31-33页 |
·社会效应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内容、执行及调整 | 第34-39页 |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具体内容 | 第34-36页 |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情况 | 第36页 |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延续与调整 | 第36-39页 |
第六章 延安市退耕还林政策:内容、执行及调整 | 第39-43页 |
·延安市退耕还林政策的具体内容 | 第39-40页 |
·延安市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情况 | 第40-41页 |
·延安市退耕还林政策的延续与调整 | 第41-43页 |
第七章 对策研究 | 第43-47页 |
·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 第43页 |
·由生态补偿机制向生态购买机制转换 | 第43-44页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 第44页 |
·发展现代农业 | 第44-45页 |
·培育后续产业 | 第45页 |
·建设农用能源 | 第45页 |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第45-46页 |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积极作用 | 第46-47页 |
第八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