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2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2.1 管制 | 第9页 |
1.2.2 会计管制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 第9-10页 |
1.3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历史沿革 | 第10-12页 |
1.4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4页 |
第2章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 第14-23页 |
2.1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理论动因 | 第14-15页 |
2.2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博弈分析 | 第15-17页 |
2.3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和功能 | 第17-21页 |
2.3.1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 | 第17-19页 |
2.3.2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功能 | 第19-21页 |
2.4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1-23页 |
2.4.1 财务会计自身的局限性 | 第21页 |
2.4.2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成本 | 第21-23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基本框架及其分析 | 第23-27页 |
3.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基本框架 | 第23页 |
3.1.2 缺陷分析 | 第23-27页 |
3.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效果分析 | 第27-30页 |
3.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效果分析 | 第29-30页 |
3.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不力的原因 | 第30-35页 |
3.3.1 管制不力的直接原因 | 第30-33页 |
3.3.2 管制不力的深层次原因 | 第33-35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会计倍息披露管制的改进 | 第35-51页 |
4.1 改革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 | 第35-38页 |
4.1.1 现行管制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4.1.2 新型管制模式的构建 | 第37-38页 |
4.2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47页 |
4.2.1 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体系 | 第38-41页 |
4.2.2 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 | 第41-43页 |
4.2.3 改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提高会计准则质量 | 第43-46页 |
4.2.4 改进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 第46-47页 |
4.3 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执法与处罚力度 | 第47-48页 |
4.4 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管制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