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2.1 市场驱动 | 第8-9页 |
1.2.2 资源导向 | 第9-10页 |
1.2.3 生产支持 | 第10页 |
1.2.4 政策引导 | 第10-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概述 | 第14-20页 |
2.1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含义 | 第14页 |
2.1.1 R&D国际化的含义 | 第14页 |
2.1.2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含义 | 第14页 |
2.2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 第14-20页 |
2.2.1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分支机构不断增加 | 第14-16页 |
2.2.2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支出不断增加 | 第16-17页 |
2.2.3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分支机构的专利不断增加 | 第17-18页 |
2.2.4 跨国公司研发地域集中度逐步降低 | 第18-20页 |
第3章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外部驱动机制 | 第20-33页 |
3.1 市场驱动新论:市场结构决定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行为 | 第20-28页 |
3.1.1 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3.1.2 案例分析 | 第21-28页 |
3.2 资源导向:研发机构集聚的利益 | 第28-33页 |
3.2.1 产业集聚理论回顾 | 第28-29页 |
3.2.2 研发机构集聚与R&D国际化 | 第29-33页 |
第4章 跨国R&D国际化的内部驱动机制 | 第33-43页 |
4.1 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国际延伸 | 第33-36页 |
4.1.1 垄断优势理论简介 | 第33-34页 |
4.1.2 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与跨国公司R&D国际化 | 第34-36页 |
4.2 跨国公司共生力的提升 | 第36-43页 |
4.2.1 共生理论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 | 第36-38页 |
4.2.2 跨国公司R&D机构的外部共生收益 | 第38-41页 |
4.2.3 跨国公司R&D机构的内部共生收益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