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软件质量保证模型研究
1 绪论 | 第1-24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9-22页 |
1.2 软件质量和软件质量要素 | 第22-23页 |
1.3 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 | 第23-24页 |
2 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 第24-29页 |
2.1 基于 CMM的软件质量模型 | 第24-26页 |
2.2 基于ISO9000的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 第26-29页 |
3 质量保证模型 | 第29-34页 |
3.1 McCall模型 | 第29-30页 |
3.2 Boehm模型 | 第30页 |
3.3 FURPS模型 | 第30-31页 |
3.4 ISO/IEC 9126软件质量模型 | 第31页 |
3.5 Dromcy模型 | 第31-32页 |
3.6 几种模型的比较 | 第32-34页 |
4 实用软件质量保证模型 | 第34-57页 |
4.1 过程质量维 | 第34-45页 |
4.2 软件类型维 | 第45-52页 |
4.3 产品质量维 | 第52-57页 |
5 软件质量评价体系 | 第57-63页 |
5.1 软件产品度量 | 第57-58页 |
5.2 软件质量评价模型 | 第58-59页 |
5.3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 第59-60页 |
5.4 应用实例 | 第60-62页 |
5.5 小结 | 第62-6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