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禽流感气源性传播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流感病毒传播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流感病毒传播的动力学基础 | 第12-13页 |
·流感病毒传播能力评估 | 第13页 |
·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能力 | 第13页 |
·流感病毒的传播模式 | 第13-14页 |
·流感病毒传播的哺乳动物模型 | 第14-15页 |
·2009H1N1 流感病毒的传播能力 | 第15-16页 |
·影响流感病毒传播的因素 | 第16-18页 |
·环境因素影响 | 第16-17页 |
·受体和表面糖蛋白对流感病毒传播的影响 | 第17页 |
·流感病毒的关键氨基酸对流感病毒传播的影响 | 第17-18页 |
·药物和非药物对流感病毒传播的影响 | 第18-19页 |
·注射疫苗 | 第18页 |
·抗病毒药物 | 第18-19页 |
·干扰素对流感病临床症状的治疗 | 第1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H9N2 亚型 AIV 部分基因序列分析及受体结合特性初步检测 | 第21-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病毒株 | 第21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引物 | 第21-22页 |
·病毒核酸的提取 RT-PCR 及测序 | 第22页 |
·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构建及遗传演化分析 | 第22页 |
·红细胞受体结合特性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27页 |
·5株 H9N2 亚型 AIV 血凝素蛋白(HA)分子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5株 H9N2 亚型 AIV 部分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 第24-25页 |
·重唾液酸化红细胞法检测病毒受体结合特性 | 第25-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H9N2 亚型 AIV 复制能力与传播能力评估 | 第28-34页 |
·材料方法 | 第28-29页 |
·病毒株 | 第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评价 H9N2 亚型 AIV 在小鼠体内复制情况 | 第28页 |
·评价 H9N2 亚型 AIV 在豚鼠体内复制情况 | 第28-29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在豚鼠间传播能力的评估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2页 |
·H9N2 亚型 AIV 在小鼠体内复制结果 | 第29-30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在豚鼠体内复制结果 | 第30-31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在豚鼠间传播能力的评估结果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H9N2 亚型 AIV 在豚鼠体内连续传代后传播能力评估 | 第34-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6页 |
·病毒株 | 第34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H9N2 亚型 AIV 在豚鼠体内连续传代方法 | 第34-35页 |
·豚鼠鼻洗液中病毒的增殖方法 | 第35页 |
·传代病毒在豚鼠间传播能力的评估 | 第35页 |
·P9 传代毒红细胞受体结合特性检测 | 第35-36页 |
·P9 传代病毒全基因测序 | 第36页 |
·结果 | 第36-38页 |
·H9N2 亚型 AIV 在豚鼠体内连续传代后鼻洗液中病毒的滴定情况 | 第36-37页 |
·P9 传代病毒在豚鼠间传播能力评估的结果 | 第37页 |
·P9 传代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 | 第37-38页 |
·P9 传代病毒与原代病毒部分基因片段氨基酸的比较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传代病毒株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 | 第39-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病毒株 | 第39页 |
·实验动物和细胞 | 第39页 |
·实验用质粒载体和主要试剂 | 第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所用引物 | 第39-40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拯救 | 第40-41页 |
·评价拯救毒株对小鼠的致病力 | 第41页 |
·结果 | 第41-43页 |
·拯救病毒株的质粒和基因片段的 PCR 鉴定 | 第41-42页 |
·评价拯救病毒株对小鼠的致病力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