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证券市场论文

可转换债券财务特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1 绪论第1-17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8-13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第15-17页
2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要素分析第17-31页
 2.1 可转换债券的类型第17-18页
 2.2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条款第18-24页
  2.2.1 发行规模第19页
  2.2.2 债券期限第19-20页
  2.2.3 票面利率第20页
  2.2.4 转股价格第20-21页
  2.2.5 转股调整条款第21-22页
  2.2.6 赎回条款第22-23页
  2.2.7 回售条款第23-24页
  2.2.8 担保条件与信用评级第24页
 2.3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件和程序第24-27页
  2.3.1 发行条件第24-25页
  2.3.2 发行申报及核准程序第25-26页
  2.3.3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实施程序第26-27页
 2.4 可转换债券与其它融资方式的比较第27-31页
  2.4.1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普通公司债券的比较第27-28页
  2.4.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其它股权融资工具的比较第28-29页
  2.4.3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财务分析比较第29-31页
3 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财务特性分析:稀释和税盾第31-54页
 3.1 稀释效应第31-37页
  3.1.1 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与假定的股权融资方式在稀释效应方面的比较第32-34页
  3.1.2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方式与假定的债券融资方式在稀释效应方面的比较第34-37页
 3.2 税盾效应和财务负担第37-45页
  3.2.1 考虑可转债融资与股权融资因为债务方面的因素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第38-40页
  3.2.2 考虑债券融资与可转债融资因为债务方面的因素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第40-41页
  EBIT第41-45页
 3.3 稀释效应和债务因素的综合影响第45-51页
  3.3.1 可转债融资与股权融资方式的比较第45-48页
  3.3.2 可转债融资与债权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第48-51页
  3.3.3 综合结论第51页
 3.4 可转换债券对发行人的吸引力:定性结论第51-54页
4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案设计及政策建议第54-72页
 4.1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第54-56页
 4.2 可转换债券的最优合同设计原理第56-60页
  4.2.1 发行人的问题第56-57页
  4.2.2 最优合同设计原理第57-60页
 4.3 可转换债券的合理设计是成功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关键第60-67页
  4.3.1 可转换债券方案的设计原则第60-61页
  4.3.2 目前市场环境下可转换债券方案条款的设计第61-67页
 4.4 选择有利的发行时机是成功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的保证第67页
 4.5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政策建议第67-72页
  4.5.1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不足之处第67-69页
  4.5.2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政策建议第69-72页
5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价值评估第72-78页
 5.1 影响可转换公司债券价值的因素第72-73页
 5.2 投资可转换债券的本质特征第73-74页
 5.3 利用静态指标分析机场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第74-78页
  5.3.1 重要静态分析指标简介第75页
  5.3.2 运用静态指标计算机场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第75-78页
6 结论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脱硫喷雾参数分析及脱硫剂粒子粒径选择研究
下一篇:战场被动声多目标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