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我国农村灌溉管理的制度分析(1949-2005)--以安徽省淠史杭灌区为例

绪论第1-32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1-17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1-14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15-17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6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7-24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4-26页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28页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6-28页
  二、技术路线第28页
 小结第28-32页
第一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工具——新制度主义第32-49页
 第一节 制度与人第32-35页
  一、对人的行为的假设第32-34页
  二、什么是制度第34-35页
 第二节 制度变迁:均衡与非均衡第35-39页
  一、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第35-36页
  二、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第36-37页
  三、社会资本第37-39页
 第三节 物品属性分析第39-44页
  一、物品的属性第39-40页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第40-42页
  三、灌溉基础设施与水资源的属性分析第42-44页
 小结第44-49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灌溉管理的历史——行政集权模式及其瓦解第49-62页
 第一节 行政集权模式的背景第49-51页
  一、建国初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热潮的兴起第49-50页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第50-51页
 第二节 行政集权模式的组织基础第51-55页
  一、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第51-52页
  二、人民公社低效率的博弈论解释第52-53页
  三、灌溉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第53-55页
 第三节 行政集权模式的绩效分析第55-57页
  一、灌溉管理模式的绩效评价标准第55页
  二、集权化模式的绩效分析第55-57页
 第四节 行政集权模式的瓦解第57-59页
  一、人民公社的解体第57-58页
  二、制度非均衡第58-59页
 小结第59-62页
第三章 我国小型灌溉基础设施的民营化第62-72页
 第一节 小型灌溉基础设施的产权分析第62-65页
  一、产权、交易费用与激励第62-63页
  二、产权的三种形式及其变迁第63-64页
  三、我国灌溉系统的产权分析第64-65页
 第二节 小型灌溉基础设施的产权变革第65-68页
  一、小型灌溉基础设施集体产权的低效率第65-66页
  二、小型灌溉基础设施民营化第66-67页
  三、民营化改革的限度第67-68页
 第三节 小型灌溉基础设施产权变革过程中的政府第68-70页
  一、政府的有限性第68-69页
  二、民营化改革中政府的运作空间第69-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我国农村灌溉节水的制度激励——水权与水市场第72-88页
 第一节 水权的类型与基本结构第72-77页
  一、水权产生的背景第72页
  二、水权的基本结构第72-75页
  三、我国的水权制度第75-77页
 第二节 可交易水权与水市场第77-81页
  一、我国可交易水权的自发演进第77-78页
  二、我国水市场的运行第78-80页
  三、水市场失灵第80-81页
 第三节 我国农业水权与水价改革第81-85页
  一、我国农业水权的初始配置第82页
  二、我国农业水权转让的实践第82-83页
  三、我国农业水权体系的建构第83页
  四、我国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第83-85页
 小结第85-88页
第五章 我国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走向自主治理第88-101页
 第一节 我国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第88-90页
  一、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国际背景第88页
  二、我国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制度安排第88-90页
 第二节 参与式灌溉——一种自主治理模式第90-93页
  一、传统体制的变革第90-91页
  二、参与式灌溉——自主治理的尝试第91-93页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自主治理第93-98页
  一、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第93-94页
  二、社会资本与小规模灌溉基础设施的自主治理第94-95页
  三、我国农村的社会资本第95-98页
 小结第98-101页
第六章 个案分析——以安徽省淠史杭灌区为例第101-119页
 第一节 淠史杭灌区概况第101-106页
  一、自然地理第101-102页
  二、淠史杭灌区建设——一种国家供给模式第102-104页
  三、对国家供给模式的评价第104-106页
 第二节 淠史杭灌区管理体制的演变——轨迹与特征第106-111页
  一、变迁的轨迹第106-108页
  二、问题与挑战第108-111页
 第三节 淠史杭灌区的制度创新——参与式灌溉管理第111-116页
  一、大巷分支渠用水户协会的试点第111-113页
  二、城南镇用水户协会的失败第113-115页
  三、比较分析第115-116页
 结论第116-119页
结论第119-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3页
后记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鹅膏毒肽给药小鼠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其拮抗药物的筛选
下一篇:面向电子化量身定制服装eMTM的人体体型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