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目录 | 第1-9页 |
表格目录 | 第9-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7页 |
第一章 α-鹅膏毒肽的分布研究及代谢初探 | 第17-38页 |
摘要 | 第17-18页 |
前言 | 第18-1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1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鳞柄白毒鹅膏菌的采集和鉴定 | 第19-20页 |
·材料处理与蕈菌抽提液制备 | 第20页 |
·色谱条件 | 第20页 |
·标准曲线制备 | 第2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0-21页 |
·α-鹅膏毒肽的分离与鉴定 | 第21页 |
·三种蕈菌的RP-HPLC分析比较 | 第21页 |
·A.virosa生长环境对子实体中α-鹅膏毒肽含量的影响 | 第21页 |
·α-鹅膏毒肽在A.virosa子实体各部分中含量分布研究 | 第21页 |
·α-鹅膏毒肽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 第21-22页 |
2 结果 | 第22-29页 |
·鳞柄白毒鹅膏菌的鉴定 | 第22-23页 |
·标准曲线制备 | 第23-24页 |
·标准曲线整合 | 第24页 |
·精密度检测 | 第24页 |
·RP-HPLC分离纯化α-鹅膏毒肽 | 第24-25页 |
·三种蕈菌的RP-HPLC分析比较 | 第25页 |
·A.virosa生长环境对子实体中α-鹅膏毒肽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A.virosa子实体各组分中α-鹅膏毒肽的分布 | 第26-27页 |
·α-鹅膏毒肽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初探 | 第27-29页 |
3 讨论 | 第29-36页 |
·鳞柄白毒鹅膏菌的采集和鉴定 | 第29-30页 |
·标准曲线制备 | 第30页 |
·精密度检测 | 第30-31页 |
·RP-HPLC技术分离α-鹅膏毒肽 | 第31页 |
·三种蕈菌的RP-HPLC分析比较 | 第31页 |
·A.virosa生长环境对子实体中α-鹅膏毒肽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A.virosa子实体各组分中α-鹅膏毒肽的分布 | 第32-34页 |
·α-鹅膏毒肽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初探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筛选α-鹅膏毒肽差异表达基因 | 第38-78页 |
摘要 | 第38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9-59页 |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9-44页 |
·菌株 | 第40页 |
·质粒载体 | 第40页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40-41页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细菌培养用培养基 | 第41页 |
·常用溶液和缓冲液 | 第41-43页 |
·引物合成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59页 |
·小鼠α-鹅膏毒肽中毒试验对象建立 | 第44页 |
·给药前后总RNA的纯化 | 第44-47页 |
·SMART技术合成cDNA | 第47-50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50-55页 |
·差减cDNA的克隆和分析 | 第55-59页 |
2 结果 | 第59-73页 |
·实验对象的确立 | 第59页 |
·总RNA的质量分析 | 第59-60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60-63页 |
·总cDNA的合成 | 第60页 |
·DNA纯化效率检测 | 第60-61页 |
·cDNA的检测 | 第61页 |
·酶切效果检测 | 第61-62页 |
·Adaptor连接效率检测 | 第62页 |
·NestedPCR扩增消减杂交产物 | 第62-63页 |
·差减cDNA的克隆和分析 | 第63-73页 |
·PCR筛选差减文库 | 第63-67页 |
·斑点杂交分析 | 第67-68页 |
·差异cDNA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68-73页 |
3 讨论 | 第73-75页 |
·SMART技术合成cDNA | 第73页 |
·SSH实验中涉及的RsaI酶切 | 第73页 |
·SSH实验中涉及的接头连接 | 第73-74页 |
·SSH实验中涉及两轮杂交反应 | 第74页 |
·SSH实验中涉及的两轮PCR反应 | 第74页 |
·应用SSH技术筛选α-鹅膏毒肽差异表达基因的意义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三章 抗α-鹅膏毒肽药物筛选 | 第78-98页 |
摘要 | 第78-79页 |
前言 | 第79-8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3页 |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80-81页 |
·药品 | 第80页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80页 |
·实验动物 | 第80页 |
·常用溶液和缓冲液 | 第80-81页 |
·引物合成 | 第81页 |
·实验仪器 | 第81页 |
·方法 | 第81-83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81页 |
·待筛选拮抗药物制备 | 第81-82页 |
·α-鹅膏毒肽作用小鼠建立及药物干预 | 第82页 |
·药物干预后小鼠的临床症状观察 | 第82页 |
·药物干预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82页 |
·半定量PCR检测对象的建立 | 第82页 |
·α-鹅膏毒肽毒性作用相关基因在药物干预后转录变化情况 | 第82-83页 |
2 结果 | 第83-88页 |
·药物干预后小鼠的临床症状观察 | 第83-84页 |
·待筛选拮抗药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84页 |
·半定量PCR检测对象的建立 | 第84页 |
·α-鹅膏毒肽毒性作用相关基因在药物干预后转录变化情况 | 第84-88页 |
3 讨论 | 第88-94页 |
·代表基因的选择 | 第88-91页 |
·候选拮抗药物的筛选 | 第91-92页 |
·候选拮抗药物对α-鹅膏毒肽毒性作用的影响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文献综述 | 第98-140页 |
第一节 毒蘑菇的分类与作用 | 第98-105页 |
第二节 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5-123页 |
第三节 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3-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141-142页 |
声明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