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及冻干制剂质量标准、稳定性的研究和绿原酸精制品结构确证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绿原酸的结构确证 | 第13-41页 |
一、实验 | 第13-14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13-14页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14-25页 |
(一)、旋光度 | 第14页 |
(二)、元素分析 | 第14页 |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14-15页 |
(四)、红外吸收光谱(IR) | 第15-17页 |
(五)、核磁共振谱 | 第17-22页 |
1、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第17-18页 |
2、核磁共振谱(13C-NMR) | 第18-19页 |
3、1H-1H相关谱 | 第19-21页 |
4、13C-1H相联谱 | 第21-22页 |
(六)、质谱(ESI-MS) | 第22-23页 |
(七)、热分析 | 第23-24页 |
1.热重分析法(TGA) | 第23-24页 |
2.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24页 |
(八)、X—射线粉末衍射谱 | 第24-25页 |
三、综合解析及结论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附图 | 第27-41页 |
第二部分:绿原酸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41-71页 |
一、仪器和试药 | 第41-42页 |
(一) 仪器 | 第41页 |
(二) 试药 | 第41-42页 |
二、试验与结果 | 第42-69页 |
(一) 绿原酸的理化常数与性质 | 第42-48页 |
1、外观、色泽、形状、嗅、味 | 第42页 |
2、溶解度 | 第42-43页 |
3、紫外吸收波长测定 | 第43-45页 |
4、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 | 第45-46页 |
5、旋光度测定 | 第46页 |
6、熔点测定 | 第46页 |
7、鉴别 | 第46-48页 |
(二) 绿原酸原料药的一般检查 | 第48-49页 |
1、炽灼残渣 | 第48页 |
2、重金属 | 第48页 |
3、酸碱度 | 第48-49页 |
4、干燥失重 | 第49页 |
5、溶液澄清度与颜色 | 第49页 |
(三) 绿原酸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查 | 第49-55页 |
1、对照溶液的配制 | 第50页 |
2、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50页 |
3、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50-51页 |
4、方法学验证 | 第51-54页 |
5、样品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查 | 第54-55页 |
(四) 绿原酸原料药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第55-61页 |
1、分离方法的筛选 | 第55-57页 |
2、有关物质鉴别与检查 | 第57-58页 |
3、分析方法的专属性考察 | 第58-60页 |
4、测定方法及样品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 第60-61页 |
(五) 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第61-67页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61-62页 |
2、检测波长选择 | 第62页 |
3、溶剂的选择 | 第62-63页 |
4、分析方法的验证 | 第63-67页 |
4、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第67页 |
(六) 绿原酸稳定性考察 | 第67-69页 |
1、影响因素试验 | 第67-68页 |
2、加速试验 | 第68页 |
3、长期留样试验 | 第68-69页 |
4、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第三部分 注射用绿原酸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71-87页 |
一、仪器与试药 | 第71页 |
(一) 仪器 | 第71页 |
(二) 试药 | 第71页 |
二、试验与结果 | 第71-86页 |
(一) 注射用绿原酸的理化常数与性质 | 第71-75页 |
1、性状 | 第71-72页 |
2、鉴别 | 第72页 |
3、注射用绿原酸细菌内毒素检查 | 第72-73页 |
4、pH值 | 第73-74页 |
5、澄明度 | 第74页 |
6、不溶性微粒 | 第74页 |
7、装量差异 | 第74-75页 |
(二) 注射用绿原酸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第75-77页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75页 |
2、有关物质的分离 | 第75-76页 |
3、有关物质的鉴定 | 第76页 |
4、测定方法 | 第76页 |
5、样品有关物质检查结果 | 第76-77页 |
(三) 注射用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第77-84页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 第77-78页 |
2、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78页 |
3、干扰因素试验 | 第78-79页 |
5、分析方法的验证 | 第79-83页 |
6、样品绿原酸含量测定 | 第83-84页 |
(四) 注射用绿原酸稳定性考察 | 第84-86页 |
1、试验目的及方法 | 第84页 |
2、影响因素试验 | 第84-85页 |
3、加速试验 | 第85页 |
4、长期试验考察 | 第85页 |
5、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85-86页 |
讨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文献综述 | 第89-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