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综述 | 第14-20页 |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表现及其利用途径 | 第14-15页 |
·产量杂种优势表现 | 第14页 |
·品质杂种优势表现 | 第14-15页 |
·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第15页 |
·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创建途径 | 第15-17页 |
·自然突变 | 第15-16页 |
·人工理化诱变 | 第16页 |
·品种间杂交 | 第16页 |
·远缘杂交与体细胞杂交 | 第16-17页 |
·基因工程 | 第17页 |
·育性分类研究 | 第17-18页 |
·胞质不育的育性分类 | 第17-18页 |
·核不育的育性分类 | 第18页 |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第18页 |
·同工酶学研究 | 第18页 |
·遗传与恢保关系 | 第18-19页 |
·胞质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选育 | 第19页 |
·保持系的选育 | 第19页 |
·恢复系的选育 | 第19页 |
·近红外品质分析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 | 第20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及恢保关系研究测交材料 | 第20-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植株性状与花器形态 | 第22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的品质性状 | 第22页 |
·雄性不育材料不育性的稳定性调查 | 第22页 |
·核不育材料花器生长与败育过程观察 | 第22页 |
·细胞学研究 | 第22-23页 |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 第22页 |
·细胞核不育材料减数分裂和花粉败育的观察 | 第22-23页 |
·石蜡切片 | 第23页 |
·显微观察和显微摄影 | 第23页 |
·恢保关系研究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23-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44页 |
·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 第24-31页 |
·植株性状 | 第24页 |
·不育特性 | 第24页 |
·花器生长动态与花器形态 | 第24-26页 |
·花器生长动态 | 第24-26页 |
·花器形态 | 第26页 |
·细胞学 | 第26-28页 |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 第26页 |
·PMC减数分裂 | 第26-28页 |
·单核败育过程 | 第28-31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 第31-44页 |
·植株性状与花器形态 | 第31页 |
·植株性状 | 第31页 |
·花器形态 | 第31页 |
·油菜籽品质性状 | 第31-32页 |
·不育性的稳定性 | 第32-35页 |
·细胞学研究 | 第35-36页 |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 第35页 |
·405A、407A、409A与Pol CMS花药发育 | 第35页 |
·434A花药发育 | 第35-36页 |
·华双3号花药发育 | 第36页 |
·恢保关系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36-44页 |
5 讨论 | 第44-50页 |
·核不育材料的花器形态与植株性状 | 第44页 |
·核不育材料的细胞学研究 | 第44-45页 |
·核不育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45-46页 |
·胞质不育材料的花器性状与植株性状 | 第46页 |
·胞质不育材料不育性的稳定性 | 第46-47页 |
·胞质不育材料细胞学 | 第47-48页 |
·优质胞质不育系的创建 | 第48页 |
·胞质不育材料的恢保关系及其应用前景 | 第48-50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7 附录 | 第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