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朱鹮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朱鹮的习性 | 第10-11页 |
·朱鹮行为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朱鹮种群的现状 | 第11-12页 |
·朱鹮野生种群的保护 | 第11-12页 |
·朱鹮人工种群的保护 | 第12页 |
·人工种群的野化放飞 | 第12页 |
·朱鹮鸣声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鸟类鸣声研究现状 | 第14-29页 |
·鸟类鸣声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鸟类鸣声的采集 | 第14-15页 |
·鸟类鸣声的分析 | 第15页 |
·鸟类鸣声的回放技术 | 第15-16页 |
·鸟类鸣声研究内容 | 第16-29页 |
·个体识别 | 第16-17页 |
·系统分类与进化 | 第17-18页 |
·鸣声与繁殖行为的关系 | 第18-19页 |
·鸣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19-20页 |
·鸣声学习行为 | 第20页 |
·鸣声学习的多样性 | 第20-24页 |
·鸣声学习多样性的原因 | 第24-26页 |
·鸣声学习行为研究的发展 | 第26-27页 |
·鸟类鸣声的应用 | 第27-29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4 研究地点和方法 | 第30-34页 |
·研究地点 | 第30-31页 |
·洋县生态园 | 第30页 |
·华阳野化训练基地 | 第30页 |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园保护站 | 第30-31页 |
·录音时间 | 第31页 |
·录音对象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录音设备 | 第31页 |
·录音方法 | 第31-32页 |
·鸣声参数测量 | 第32-33页 |
·鸣声参数分析与统计 | 第33-34页 |
5 野生朱鹮的鸣声特征 | 第34-46页 |
·野生朱鹃鸣叫的时间 | 第34-35页 |
·野生朱鹮鸣声行为特征 | 第35-43页 |
·飞行鸣声(Flight Call) | 第35-37页 |
·雏鸟乞食鸣声(Nestling Begging Call) | 第37页 |
·警戒鸣声(Alarm Call) | 第37-38页 |
·驱赶鸣声(Driving Call) | 第38页 |
·惊飞鸣声(Scaring Call) | 第38页 |
·联络鸣声(Contacting Call) | 第38-39页 |
·真交尾鸣声(Mating Call) | 第39-41页 |
·假交尾鸣声(Mimic Mating Call) | 第41-42页 |
·聚群鸣声(Congregation Call) | 第42-43页 |
·占枝鸣声(Occupation chirping call) | 第43页 |
·盘旋鸣声(Hovering call)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6 笼养朱鹮的鸣声特征及与野生种群鸣声比较 | 第46-56页 |
·笼养朱鹮的鸣声特征 | 第46-50页 |
·笼养与野生朱鹃鸣声特征比较 | 第50-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笼养朱鹮鸣声特征分析 | 第54-55页 |
·笼养与野生朱鹮鸣声差异分析 | 第55-56页 |
7 不同种群朱鹮真交与假交鸣声行为特征 | 第56-62页 |
·朱鹃真交尾鸣声与假交尾鸣声各参数的差异 | 第56-57页 |
·真交尾鸣声在不同种群中的差异 | 第57-58页 |
·假交尾鸣声在不同种群中的差异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2页 |
8 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导师简介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