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程序的检讨与改进
目录 | 第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民事再审程序概述 | 第8-13页 |
一、 民事再审程序中若干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一) 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 | 第8-9页 |
(二) 申请再审与申诉 | 第9-11页 |
(三) 申请再审与再审之诉 | 第11页 |
二、 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民事再审程序之法理分析 | 第13-19页 |
一、 民事再审程序的哲学基础 | 第13-14页 |
二、 民事再审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14-15页 |
三、 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选择 | 第15-18页 |
四、 再审程序的制度基础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境外民事再审程序之简介 | 第19-23页 |
一、 德国的民事再审程序 | 第19-20页 |
二、 日本的民事再审程序 | 第20-21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再审程序 | 第21页 |
四、 德、日、台湾地区民事再审程序之评价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之检讨 | 第23-33页 |
一、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 第23-25页 |
二、 再审启动主体多元化 | 第25-29页 |
(一) 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二) 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三) 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虚化 | 第29页 |
三、 再审事由的非确定化 | 第29-31页 |
四、 民事再审程序构造的缺漏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之改进 | 第33-40页 |
一、 现行法制框架下的改进 | 第33页 |
(一) 观念的改变 | 第33页 |
(二) 加强审级制度的功能 | 第33页 |
二、 未来立法的改进 | 第33-40页 |
(一) 树立新的立法指导思想 | 第33-34页 |
(二) 建立单一制的民事再审制度 | 第34-38页 |
(三) 单独设立抗诉监督程序 | 第38-39页 |
(四) 再审之诉与抗诉监督之间的协调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