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绪论 | 第5-9页 |
(一) 现代城市化理论与宋代的城市化问题 | 第5-6页 |
(二) 论题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目标 | 第6-8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本文体例 | 第8-9页 |
一、 宋代城市化进程的动因与背景 | 第9-12页 |
(一) 政府的政策背景 | 第9页 |
(二)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有限的耕地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 第9-10页 |
(三) 社会呈现开放格局,各种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 | 第10页 |
(四) 商品经济的发展,吸引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及城市转移 | 第10-11页 |
(五) 灾荒和灾荒救济的不足导致农民流向城市 | 第11-12页 |
二、 宋代城市居民结构变化 | 第12-30页 |
(一) 城市居民数量增多 | 第12-14页 |
(二) 城市居民结构的多元化 | 第14-19页 |
(三) 城市居民下层群体的扩大 | 第19-23页 |
(四) 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拉大 | 第23-25页 |
(五) 城市社会空间的流动日益频繁 | 第25-30页 |
三、 城市居民结构变化引起的社会变化 | 第30-39页 |
(一) 社会文化世俗化的加深 | 第30-32页 |
(二) 城市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 | 第32-34页 |
(三) 新型社会关系的兴起 | 第34-37页 |
(四) 新的城市社会问题的出现 | 第37-39页 |
四、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