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 第1-10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8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8-9页 |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一章 软件复用技术概述 | 第10-13页 |
·软件复用的概念及意义 | 第10页 |
·软件复用的相关技术因素 | 第10-11页 |
·可复用软构件RSC(REUSABLE SOFTWARE COMPONENT) | 第11页 |
·可复用构件库RSL(REUSABLE COMPONENT LIBRARY) | 第11-12页 |
·构件的检索 | 第12-13页 |
第二章 WEB服务原理及实现技术 | 第13-23页 |
·WEB服务概述 | 第13-15页 |
·什么是Web服务 | 第13页 |
·为何要使用Web服务? | 第13-15页 |
·WEB服务堆栈 | 第15-18页 |
·WEB服务的架构及部署 | 第18-23页 |
·Web服务的架构 | 第18-19页 |
·基于NET Framework的Web服务的开发与部署 | 第19-23页 |
第三章 系统构架、用户界面及构件库数据模型 | 第23-30页 |
·系统的技术要求 | 第23页 |
·系统的体系结构方案 | 第23-26页 |
·系统的框架结构 | 第23-25页 |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25-26页 |
·系统体系结构方案的分析 | 第26页 |
·基于MICROSOFT AGENT技术的用户界面 | 第26-28页 |
·构件库数据模型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分布环境下多构件库检索技术原理 | 第30-51页 |
·构件库的检索方法 | 第30-34页 |
·构件的表示和检索 | 第30页 |
·信息科学编目方法的构件分类 | 第30-32页 |
·刻面分类方法 | 第32页 |
·多检索方法转换的必要性和优点 | 第32-33页 |
·多检索方法转换的负面影响 | 第33页 |
·多检索方法自动转换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系统中多检索方法转换的解决方案 | 第34-41页 |
·用户检索过程中的优化方案 | 第34页 |
·用户信息采集与可选检索方案 | 第34-37页 |
·统一刻面模型及映射算法 | 第37-41页 |
·检索请求信息提交的协调 | 第41-43页 |
·多检索方法转换算法及实现 | 第43-51页 |
·关键词转换为刻面 | 第45-48页 |
·刻面方法转换成为关键词 | 第48-49页 |
·刻面方法转换成为属性-值、枚举方法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基于XML的构件表示和检索技术 | 第51-64页 |
·HTML规范与XML规范 | 第51-52页 |
·HTML规范及其局限性 | 第51-52页 |
·XML规范及其优越性 | 第52页 |
·基于XML的构件表示技术 | 第52-57页 |
·使用XML表示构件信息的基本原则 | 第52-54页 |
·使用DTD和XML Schema表示构件库结构和构件信息 | 第54-57页 |
·基于XML的构件检索技术 | 第57-64页 |
·基于XML的构件描述文档的树形表示 | 第57-58页 |
·XPath规范简介 | 第58-60页 |
·XSL、XSLT规范简介 | 第60-61页 |
·在NET中实现基于XML的构件检索 | 第61-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