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车牌字符识别技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字符识别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 第9-11页 |
·我国车牌字符特点 | 第11-12页 |
·车牌字符识别的几种方法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12-14页 |
·基于模板匹配的字符识别算法 | 第13页 |
·特征匹配法 | 第13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算法 | 第13-14页 |
·车牌字符识别技术的研究及未来研究趋势 | 第14-15页 |
·本文车牌字符识别方法的选择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字符特征的提取 | 第18-26页 |
·概述 | 第18-19页 |
·字符特征提取方法 | 第19-21页 |
·粗网格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实现 | 第21-24页 |
·字符网格特征提取的实验结果与改进措施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的研究 | 第26-61页 |
·多层前馈网络的结构 | 第26-28页 |
·多层前馈网络的结构 | 第26-27页 |
·多层感知器的信号流动 | 第27-28页 |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 第28-30页 |
·反向传播算法总的过程 | 第28-29页 |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步骤 | 第29-30页 |
·BP神经网络的缺陷 | 第30-31页 |
·BP网络结构的设计 | 第31-42页 |
·输入层神经元个数 | 第32页 |
·输出层神经元个数及输出表示 | 第32-34页 |
·隐藏层层数的选择 | 第34-35页 |
·隐藏层神经元的数目 | 第35-38页 |
·激活函数的选择 | 第38-42页 |
·BP网络的参数的设置 | 第42-46页 |
·突触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化 | 第42-43页 |
·学习率参数和动量常数的选择 | 第43-46页 |
·BP网络的训练 | 第46-61页 |
·BP网络训练过程 | 第46页 |
·平方误差准则函数 | 第46-47页 |
·反向传播学习的两种基本训练方式 | 第47-48页 |
·停止训练的时机 | 第48页 |
·训练样本的选取 | 第48-50页 |
·汉字网络训练样本的处理 | 第50-56页 |
·网络训练过程小结 | 第56-61页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系统 | 第61-85页 |
·系统描述 | 第61-62页 |
·车牌字符识别系统的研制 | 第62-65页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65-66页 |
·BP网络车牌字符识别系统的VC++实现 | 第66-7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8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