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

中文摘要 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目     录第7-10页
绪    论第10-16页
第一章 东北地区就业现状诊断第16-47页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及滞留经济代价第16-24页
  一、农业劳动力剩余的规模及省际差异第16-21页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的经济代价及省际差异第21-24页
 第二节 城镇就业压力巨大第24-30页
  一、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失业率逐年攀升第24-27页
  二、国有企业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叠加第27-29页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大第29-30页
 第三节 国民经济劳动就业效应小第30-37页
  一、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弱第30-34页
  二、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存度逐渐降低第34-37页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性差第37-47页
  一、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缓慢第37-40页
  二、劳动力区域流动量不大第40-47页
第二章 就业一般理论与就业影响因子第47-79页
 第一节 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就业的根本性因素第48-52页
  一、经济增长的劳动力需求效应第48-50页
  二、投资率变动的劳动力需求效应第50-51页
  三、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进一步探讨第51-52页
 第二节 非公有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第52-57页
  一、 非公有经济发展对解决就业增量和存量问题都有重要意义第53-54页
  二、 非公有经济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第54-57页
 第三节 第三产业:缓解失业压力的重要出路第57-61页
  一、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就业第57-58页
  二、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第58-60页
  三、 发展第三产业对拓展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意义第60-61页
 第四节 人力资本:经济发展与就业的源动力第61-72页
  一、 人力资本的界定第61-62页
  二、 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第62-65页
  三、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及劳动就业的作用第65-70页
  四、 失业的人力资本诠释第70-72页
 第五节 城市化:经济发展与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量第72-79页
  一、 城市化促进就业的几个重要环节第72-75页
  二、 低度城市化对就业的不良影响第75-79页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聚类分析第79-121页
 第一节 指标与指标体系的一般理论第79-86页
  一、 指标的内涵第79-80页
  二、 指标的类型第80-83页
  三、 指标的功能第83-84页
  四、 指标体系理论第84-86页
 第二节 地区就业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方法第86-96页
  一、测度地区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第86-90页
  二、主成分分析法第90-96页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数量分析第96-121页
  一、 Princomp程序设计及运算结果第96-99页
  二、 基本结论与相关分析第99-121页
第四章 东北地区提升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调控第121-160页
 第一节 国有经济集中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第121-141页
  一、 焦点问题一: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问题第121-131页
  二、 焦点问题二: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问题第131-136页
  三、 焦点问题三:对外开放与就业目标第136-141页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第141-145页
  一、开发接替产业,实行集约型的发展模式第141-143页
  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143-144页
  三、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第144页
  四、对资源性城市实行特殊的政策扶持第144-145页
 第三节 边陲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第145-149页
  一、 积极引导边境贸易的良性发展第145-147页
  二、 促进旅游业态创新与就业空间开拓第147-148页
  三、 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第148-149页
 第四节 低度城市化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第149-152页
  一、 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149页
  二、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第149-150页
  三、 有重点地建设县(区)城区和中心镇,推进城市化进程第150-151页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就业第151-152页
 第五节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本政策第152-160页
  一、 减少劳动力供给第153-154页
  二、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第154-156页
  三、 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第156-160页
结    语第160-165页
 一、写作手法第160页
 二、基本结论第160-162页
 三、主要贡献第162-163页
 四、遗留问题第163-16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5-177页
致    谢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小鼠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应答及流感疫苗粘膜免疫研究
下一篇:火鸡组织滴虫病及其虫体的体外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