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行政法论文

社会保障法的比较借鉴和立法建构

第1-5页
一、 学理分析:社会保障法的性质及法理探讨第5-9页
 (一)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第5-6页
 (二) 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第6-7页
 (三) 社会保障法的法律定位第7-8页
  1 、社会保障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属于社会法法域范畴第7-8页
  2 、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之间的关系第8页
 (四) 社会保障的法理分析第8-9页
  1 、正义观第8页
  2 、利益公平观第8-9页
  3 、生存权观第9页
二、 模式比较:典型国家社会保障立法模式选择第9-18页
 (一)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第9-14页
  1 、英国──贝弗里奇式的立法模式第9-11页
  2 、德国──俾斯麦式的立法模式第11-12页
  3 、美国──罗斯福式的立法模式第12页
  4 、日本──后起发达国家的立法模式第12-13页
  5 、四种典型立法模式的比较评析第13-14页
 (二) 发展中国家的立法模式第14-16页
  1 、新加坡──公积金式的立法模式第14-15页
  2 、智利──私营化为主导的立法模式第15页
  3 、两种典型立法模式的比较评析第15-16页
 (三) 外国社会保障立法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第16-18页
  1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具有趋同性第16-17页
  2 、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的选择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第17页
  3 、法制化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必由之路第17页
  4 、社会保障法律仍在不断的调整第17-18页
三、 现状评析:我国社会保障现行立法及存在问题第18-23页
 (一)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1984年至今)第18-19页
 (二) 现行社会保障立法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1 、从立法体系看:缺乏整体规划,体系发展不健全第19-20页
  2 、从立法层次看:国家法律严重缺位,行政立法畸形发展第20页
  3 、从实施机制看:缺乏必要的责任规定,社会保障法实施机制弱化第20页
  4 、从立法规范看:条文过于粗疏,法律适应困难第20-21页
 (三)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问题之根源第21-23页
  1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本身问题突出第21-22页
  2 、社会保障法学理论研究落后第22-23页
四、 立法构想:从原则、体例至具体制度的理性思考第23-30页
 (一)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确立第23-25页
  1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竞合性原则第23-24页
  2 、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第24页
  3 、以公平为主,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第24页
  4 、国情特点与国际标准相统一原则第24-25页
 (二)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体例选择第25-26页
 (三)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问题探讨第26-30页
  1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第26-27页
  2 、审慎对待养老金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问题第27-28页
  3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第28-29页
  4 、力争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第29页
  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的争议解决机制第29-30页
结语第30页
英文摘要第30-31页
注释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7页
后记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方法探讨
下一篇:基于CAN总线的应变测试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