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优化理论和方法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论文背景 | 第7-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实践概况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范围和内容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城镇化的发展及城镇布局模式 | 第15-26页 |
·城镇化的含义及其道路选择 | 第15-16页 |
·城镇化的含义 | 第15页 |
·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 第15-16页 |
·小城镇特征 | 第16-21页 |
·小城镇的界定 | 第16-17页 |
·小城镇的类型 | 第17-18页 |
·小城镇的特征 | 第18-19页 |
·小城镇宏观区域发展分析 | 第19-21页 |
·小城镇布局的区域模式分析 | 第21-25页 |
·核心边缘模式 | 第21-22页 |
·等级序列模式 | 第22-23页 |
·点-轴开发模式 | 第23-24页 |
·网络开发模式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小城镇发展的关联系统分析 | 第26-38页 |
·大中城市系统分析 | 第27-30页 |
·位于大中城市边缘的小城镇 | 第28页 |
·位于大中城市辐射之内的小城镇 | 第28-29页 |
·位于大中城市辐射外的小城镇 | 第29-30页 |
·城镇群系统分析 | 第30-33页 |
·演化阶段 | 第31-32页 |
·空间组合形态 | 第32-33页 |
·交通干线系统分析 | 第33-37页 |
·交通干线的概念 | 第33-34页 |
·交通干线的研究概况 | 第34页 |
·交通干线作用的机理 | 第34-36页 |
·交通干线在城镇布局的作用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优化目标 | 第38-47页 |
·城镇与交通关系研究 | 第38-41页 |
·城镇和交通的辩证认识 | 第38-39页 |
·城镇交通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城镇发展对交通要求 | 第40-41页 |
·城镇系统宏观交通优化 | 第41-46页 |
·可达性定义 | 第41-42页 |
·影响城镇可达性因素 | 第42-43页 |
·交通可达性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方法 | 第47-63页 |
·布局思路 | 第47-48页 |
·节点重要度方法介绍与评述 | 第48-53页 |
·方法介绍 | 第48-53页 |
·方法评述 | 第53页 |
·节点重要度法的完善 | 第53-60页 |
·城镇节点指标的选取 | 第54页 |
·区域可达性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评价分析 | 第56-60页 |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程序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实证分析 | 第63-71页 |
·西安概况与城镇空间分布分析 | 第63-65页 |
·西安社会经济概况 | 第63页 |
·城镇空间分析 | 第63-65页 |
·城镇体系与交通系统协调 | 第65-70页 |
·小城镇布局设想 | 第65-66页 |
·城镇间交通布局规划 | 第66-69页 |
·布局结果评价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1-73页 |
附表一 | 第73-74页 |
附表二 | 第74-75页 |
附图一 | 第75-76页 |
附图二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