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居住区夏季热环境及规划设计研究
| 1 绪论 | 第1-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绿色居住区概念的提出 | 第9-10页 |
| ·我国居住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 ·居住区建设现状 | 第10-1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的目标 | 第13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 2 寒冷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与气候设计 | 第14-23页 |
| ·地理位置 | 第14-15页 |
|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对建筑的基本要求 | 第14-15页 |
| ·寒冷地区居住区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15页 |
| ·气候与建筑气候 | 第15-22页 |
| ·气候 | 第15-16页 |
| ·建筑气候 | 第16-21页 |
| ·建筑热环境与气候设计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3 寒冷地区居住区热环境影响因子及实验测试分析 | 第23-40页 |
| ·概述 | 第23页 |
| ·城市化特征和热环境效益 | 第23-29页 |
| ·居住区的热环境分析 | 第23-28页 |
| ·区域湿平衡 | 第28-29页 |
| ·居住区室外温度测试 | 第29-36页 |
| ·实测概况 | 第29页 |
| ·测试内容和方法 | 第29-30页 |
| ·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0-36页 |
| ·热环境与下垫面结构相联系 | 第36-38页 |
| ·热环境与下垫面材料性质相联系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4 寒冷地区居住区自然环境 | 第40-45页 |
| ·居住区自然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 ·再造住区自然化环境的意义 | 第41-42页 |
| ·再造住区自然化环境的途径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5 寒冷地区居住区环境界面设计 | 第45-69页 |
| ·绿地 | 第45-55页 |
| ·居住区绿地的生态作用 | 第45-47页 |
| ·居住区绿地指标分析 | 第47页 |
| ·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 | 第47-49页 |
| ·居住区绿地设计要求 | 第49-52页 |
| ·居住区种植设计 | 第52-55页 |
| ·道路 | 第55-58页 |
| ·居住区内道路功能分级 | 第55-56页 |
| ·加强道路绿化 | 第56-58页 |
| ·广场 | 第58-59页 |
| ·广场铺地的常用材料: | 第58页 |
| ·设计要点: | 第58-59页 |
| ·水体 | 第59-61页 |
| ·水体形式 | 第59-60页 |
| ·水体规划设计: | 第60-61页 |
| ·屋顶 | 第61-63页 |
| ·屋顶花园的功能 | 第61-62页 |
| ·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 | 第62页 |
| ·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设计 | 第62-63页 |
| ·墙体、围栏 | 第63-65页 |
| ·墙面绿化 | 第63-64页 |
| ·围栏与绿化 | 第64-65页 |
| ·阳台、窗台 | 第65-66页 |
| ·阳台小气候特征 | 第65页 |
| ·阳台、窗台绿化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 第65-66页 |
| ·地形改造与绿化 | 第66-68页 |
| ·坡面绿化 | 第66-67页 |
| ·地下空间与绿化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6 寒冷地区居住区建筑单体设计 | 第69-80页 |
| ·平面设计 | 第69-70页 |
| ·平面与体型控制 | 第69页 |
| ·平面合理分区 | 第69-70页 |
| ·创造梯度 | 第70页 |
| ·剖面设计 | 第70-72页 |
| ·自然通风之利与弊 | 第70-71页 |
| ·剖面设计与通风控制 | 第71-72页 |
| ·应变的剖面 | 第72页 |
| ·建筑外皮设计 | 第72-76页 |
| ·玻璃表皮 | 第72-73页 |
| ·墙体表皮 | 第73-75页 |
| ·屋顶表皮 | 第75页 |
| ·遮阳设施 | 第75-76页 |
| ·体型设计 | 第76-77页 |
| ·节能原则 | 第77-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7 寒冷地区建筑组群规划设计 | 第80-98页 |
| ·“日照得热”设计 | 第80-81页 |
| ·“通风防风”设计 | 第81-87页 |
| ·群体通风 | 第81-83页 |
| ·建筑风的防治 | 第83-85页 |
| ·风控制 | 第85-87页 |
| ·“节能、节地增绿”设计 | 第87-92页 |
| ·节能设计 | 第87-89页 |
| ·节地增绿 | 第89-92页 |
| ·满足热舒适环境的规划设计 | 第92-96页 |
| ·平面布局 | 第92-95页 |
| ·空间形态 | 第95页 |
| ·外部环境 | 第95-96页 |
| ·设计方法 | 第96页 |
| ·小结 | 第96-98页 |
| 8 结论 | 第98-100页 |
| ·本文结论 | 第98-99页 |
| ·原则 | 第98页 |
| ·方法 | 第98-99页 |
| ·课题前瞻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2页 |
| 图表目录 | 第102-105页 |
| 附录(实验数据)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