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GS研究所培训管理模式
绪论 | 第1-14页 |
第1章 培训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基础理论 | 第14-21页 |
·能力开发理论的历史沿革 | 第14-15页 |
·原始管理阶段 | 第14页 |
·古典管理阶段 | 第14页 |
·近代管理阶段 | 第14-15页 |
·现代管理阶段 | 第15页 |
·能力开发理论 | 第15-19页 |
·科学的管理--泰勒 | 第15页 |
·人际关系论--梅约、莱斯利斯博格 | 第15-16页 |
·动机促成论--理查德 | 第16页 |
·保健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 第16-17页 |
·y理论--马格莱克 | 第17页 |
·需要层次论--马洛斯 | 第17-18页 |
·组织论的管理论--伯纳德 | 第18-19页 |
·随即应变德领导方式--哈斯 | 第19页 |
·培训制度的变革 | 第19-21页 |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 第19页 |
·我国员工培训工作常见的问题 | 第19-21页 |
第2章 电子GS所培训制度的现状及其分析 | 第21-36页 |
·电子GS所的特点及其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电子GS所的特点 | 第21页 |
·电子GS所面临的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电子GS所人力资源状况及其分析 | 第22-33页 |
·人力资源现状 | 第22-27页 |
·人力资源状况与GS所发展的矛盾 | 第27-29页 |
·产生矛盾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电子GS所既有培训制度及其分析 | 第33-36页 |
·电子GS所既有培训制度 | 第33-34页 |
·电子GS所既有培训制度的分析 | 第34-36页 |
第3章 电子GS所培训制度的设计 | 第36-75页 |
·建立培训制度的必要性 | 第36页 |
·建立培训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 第36-37页 |
·培训管理体系的目标 | 第36-37页 |
·设计培训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7页 |
·培训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 第37-61页 |
·员工培训系统 | 第37-41页 |
·培训模式 | 第41-61页 |
·建立以岗位职责为依据的培训计划制度 | 第41-45页 |
·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培训方式 | 第45-50页 |
·重视岗位培训 | 第50-52页 |
·建立GS所自己的培训讲师队伍 | 第52-53页 |
·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要手段的培训有效性评估制度 | 第53-61页 |
·实施培训制度的程序和风险控制 | 第61-75页 |
·实施培训制度的程序 | 第61-62页 |
·实施培训制度的成本和风险及其控制 | 第62-75页 |
·实施培训制度可能产生的成本和风险 | 第62-63页 |
·成本和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63-75页 |
第4章 军工电子类研究所建立培训模式的思路 | 第75-79页 |
·高层领导参与和支持 | 第75-76页 |
·建立培训管理工作小组 | 第76页 |
·培训体系注重集体与个人需要的结合 | 第76页 |
·选用具有实效性的培训模式 | 第76-77页 |
·提高工作的创新性和挑战性 | 第77页 |
·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