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黄磷尾气的产生和用途 | 第14-19页 |
·黄磷尾气的产生 | 第14页 |
·黄磷尾气的组成及基本性质 | 第14-17页 |
·黄磷尾气的主要用途 | 第17-19页 |
·用作燃料 | 第17页 |
·利用黄磷尾气作为化工原料合成多种化工产品 | 第17-19页 |
3 黄磷尾气净化处理技术综述 | 第19-29页 |
·黄磷尾气净化技术综述 | 第19-23页 |
·水洗法 | 第19-20页 |
·水洗加碱洗法 | 第20页 |
·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 | 第20-21页 |
·次氯酸钠氧化法 | 第21页 |
·碱洗-催化氧化工艺 | 第21-23页 |
·其他的净化方法 | 第23页 |
·吸附理论 | 第23-27页 |
·吸附剂 | 第23-25页 |
·吸附作用 | 第25页 |
·吸附平衡 | 第25-26页 |
·吸附穿透 | 第26-27页 |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基本理论 | 第27-29页 |
4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9-39页 |
·催化剂制备实验 | 第29-33页 |
·脱硫催化剂制备实验 | 第29-31页 |
·脱磷催化剂制备实验 | 第31-33页 |
·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H2S、PH3及其动力学研究实验 | 第33页 |
·实验装置、实验流程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实验中所需浓度的H2S、PH3的配置 | 第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9页 |
·H2S气体的分析测定 | 第33-36页 |
·PH3气体的分析测量 | 第36-39页 |
5 催化剂制备实验研究 | 第39-54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确定 | 第39-41页 |
·一些常用制备方法介绍 | 第39-40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确定 | 第40-41页 |
·载体的选择实验 | 第41-47页 |
·载体介绍 | 第41页 |
·载体选择实验 | 第41-47页 |
·脱硫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49页 |
·脱硫催化剂制备过程 | 第47页 |
·浸渍液的选择 | 第47-49页 |
·脱硫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页 |
·脱磷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52页 |
·脱磷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 第49页 |
·浸渍液选择 | 第49-51页 |
·脱磷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52页 |
·脱硫催化剂微观结构表征 | 第52-53页 |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6 脱硫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H2S的研究 | 第54-58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空速的影响 | 第55-56页 |
·氧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7 脱硫催化剂脱H2S动力学的研究 | 第58-68页 |
·脱硫催化剂脱H2S的吸附平衡 | 第58-60页 |
·脱硫催化剂脱H2S的吸附热 | 第60-62页 |
·脱硫催化剂脱H2S动力学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8 脱磷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PH3的研究 | 第68-7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空速的影响 | 第69-70页 |
·氧含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9 脱磷催化剂脱PH3动力学研究 | 第73-79页 |
·脱磷催化剂脱PH3的吸附平衡 | 第73-74页 |
·脱磷催化剂脱PH3的吸附热 | 第74-75页 |
·脱磷催化剂脱PH3动力学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10 结论和建议 | 第79-82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建议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