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3页 |
·动平衡技术的发展 | 第7-9页 |
·转子的分类 | 第9页 |
·转子的平衡方法 | 第9-18页 |
·刚性转子动平衡方法 | 第9-10页 |
·挠性转子动平衡方法 | 第10-16页 |
·挠性转子动平衡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动平衡测试基本步骤 | 第14-16页 |
·微速差双转子动平衡方法 | 第16-18页 |
·动平衡测试技术 | 第18-21页 |
·基准信号捕捉 | 第19页 |
·振动信号测量 | 第19页 |
·信号调理 | 第19-20页 |
·信号分析 | 第20页 |
·信号显示 | 第20页 |
·动平衡测试仪器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 第21-23页 |
·立题意义 | 第21-22页 |
·课题目标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虚拟仪器”系统概述 | 第23-31页 |
·“虚拟仪器”系统组成和特点 | 第23-24页 |
·“虚拟仪器”系统组成 | 第23-24页 |
·“虚拟仪器”的特点 | 第24页 |
·“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总线介绍 | 第24-25页 |
·“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第25-31页 |
·LabVIEW的发展历史 | 第26-27页 |
·LabVIEW的业界优势 | 第27-28页 |
·LabVIEW开发环境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程序创建 | 第31-52页 |
·硬件系统的配置设计 | 第31-34页 |
·传感器的选择及安装 | 第31-32页 |
·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 | 第32-34页 |
·应用程序的创建 | 第34-52页 |
·建立应用系统结构 | 第34-35页 |
·层次化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模块化 | 第36页 |
·用户界面设计 | 第36-38页 |
·LabVIEW的程序实现 | 第38-52页 |
·状态机(State Machine) | 第39-41页 |
·事件结构(Event Structure) | 第41-43页 |
·通告(Notification) | 第43页 |
·ActiveX技术实现与Microsoft Office文档接口 | 第43-47页 |
·LabSQL与数据库访问 | 第47-49页 |
·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仪器数据采集和通信实现 | 第49-52页 |
第四章 信号处理和数学分析的实现 | 第52-67页 |
·基准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 第52-54页 |
·振动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 第54-64页 |
·互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互相关分析在动平衡中的应用 | 第55-57页 |
·测试结果坏点剔除 | 第57-58页 |
·基于互相关理论的小速差双转子振动信号处理 | 第58-59页 |
·频谱分析 | 第59-61页 |
·数字滤波分析 | 第61-64页 |
·带通滤波(Band Pass Filter) | 第62-63页 |
·中值滤波(Median Filter) | 第63-64页 |
·数学分析 | 第64-67页 |
·传感器标定实现 | 第64-65页 |
·配重量的分解与合成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实验及现场测试 | 第67-79页 |
·测试准备工作 | 第67-68页 |
·六弹簧支承碟式分离机模拟实验台实验 | 第68-72页 |
·实验装置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 | 第69-72页 |
·碟式分离机现场测试 | 第72-77页 |
·测试装置 | 第72页 |
·测试数据以及分析 | 第72-77页 |
·微速差双转子动平衡实验 | 第77-79页 |
·实验装置 | 第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系统分析与总结 | 第79-87页 |
·系统分析 | 第79-84页 |
·A/D转换过程中量化误差对幅值相位的影响 | 第79-82页 |
·动平衡解的稳定性分析 | 第82-83页 |
·碟式分离机转鼓尺寸参数对动平衡方法的影响 | 第83-84页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8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