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加工过程稳定性计算机仿真及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及实际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8-13页 |
1.2.1 颤振机理与模型 | 第8-9页 |
1.2.2 颤振预防与控制 | 第9-10页 |
1.2.3 颤振的在线监视与控制 | 第10-13页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颤振的机理 | 第14-25页 |
2.1 再生颤振的机理 | 第14-18页 |
2.1.1 再生颤振系统 | 第14-15页 |
2.1.2 系统微分方程模型 | 第15-17页 |
2.1.3 稳定性方程与稳定性图 | 第17-18页 |
2.2 强迫再生颤振的机理 | 第18-24页 |
2.2.1 强迫再生振动的微分方程模型 | 第18-20页 |
2.2.2 强迫再生振动的系统模型 | 第20-23页 |
2.2.3 强迫再生颤振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3章 铣削过程的建模及仿真 | 第25-39页 |
3.1 动态铣削过程动力学模型 | 第25-28页 |
3.1.1 切入角、切出角的计算 | 第26页 |
3.1.2 瞬时动态铣削力的计算 | 第26-28页 |
3.2 铣削过程的仿真 | 第28-38页 |
3.2.1 仿真简介 | 第28-30页 |
3.2.2 仿真程序说明 | 第30-31页 |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第4章 铣削试验研究 | 第39-56页 |
4.1 传感信号的选取 | 第39-40页 |
4.2 实验系统的构成 | 第40-42页 |
4.3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2-55页 |
4.3.1 切削材料为铝的对比试验 | 第43-51页 |
4.3.2 切削材料为A3钢的对比试验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设计 | 第56-66页 |
5.1 虚拟仪器 | 第56-60页 |
5.1.1 虚拟仪器实现的内部功能 | 第56-57页 |
5.1.2 虚拟仪器的构成 | 第57-58页 |
5.1.3 虚拟仪器的分类 | 第58-60页 |
5.2 虚拟仪器状态下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 第60-65页 |
5.2.1 硬件设计 | 第60页 |
5.2.2 软件设计 | 第60-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