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 学生主体参与的界定 | 第9-14页 |
| (一) 学生主体参与的内涵 | 第9-12页 |
| (二) 对学生主体参与的理解 | 第12-14页 |
| 二、 学生主体参与研究的文化背景 | 第14-19页 |
| (一) 交往教学论与学生主体参与 | 第14-16页 |
| (二) 互动主义教育观与学生主体参与 | 第16-17页 |
| (三) 建构主义理论与学生主体参与 | 第17-18页 |
| (四) 发展性教学论与学生主体参与 | 第18-19页 |
| 三、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 (一) 学生状况 | 第19-20页 |
| (二) 教师素质 | 第20-21页 |
| (三) 教学内容 | 第21-23页 |
| (四) 教学环境 | 第23-24页 |
| 四、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24-45页 |
| (一)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24-27页 |
| (二) 把握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 | 第27-30页 |
| (三) 倡导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方式 | 第30-38页 |
| (四) 采取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教学方式 | 第38-45页 |
| 五、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实践意义 | 第45-51页 |
| (一) 教学价值 | 第45-47页 |
| (二) 学生的发展价值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