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黄连清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引言第1-17页
临床研究第17-41页
 一、 研究对象第17-20页
  (一) 病例选择第17页
  (二) 诊断标准第17-18页
  (三) 试验病例选择第18页
  (四) 中医单项症状分级、评分标准第18-20页
 二、 研究方法第20-24页
  (一) 分组第20页
  (二) 试验方法第20-21页
  (三) 观察指标第21-23页
  (四) 临床疗效评定第23-24页
 三、 统计方法第24页
 四、 临床资料分析第24-28页
  (一) 一般资料第24-25页
  (二) 病情资料第25-28页
 五、 研究结果第28-41页
  (一) 对偶侧血压的影响第28-31页
  (二) 试验组24小时动态血压的疗效第31-34页
  (三)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第34-36页
  (四) 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第36-41页
实验研究第41-59页
 实验一 黄连清降合剂单次给药对SHR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第41-45页
 实验二 黄连清降合剂14天连续给药对SHR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第45-48页
 实验三 黄连清降合剂对SHR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第48-49页
 实验四 黄连清降合剂对SHR血浆内皮素(ET-1)的影响第49-50页
 实验五 黄连清降合剂对SHR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第50-52页
 实验六 黄连清降合剂对SHR心/体、肾/体比值的影响第52-53页
 实验七 黄连清降合剂对SHR肾动脉中膜厚度/管腔半径、中膜面积/管腔面积的影响第53-54页
 实验八 黄连清降合剂对SHR主动脉及肾动脉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第54-59页
讨论第59-86页
 一、 关于“毒”的概念认识第59-60页
  (一) 古人对毒的论述第59页
  (二) 中医学的毒邪可分为“内毒”和“外毒”第59页
  (三) 外感热毒与内生热毒第59-60页
  (四) 对“热毒”导致高血压病的理解第60页
 二、 心肝火旺、热毒内盛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第60-68页
  (一)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第60-61页
  (二) 现代症候研究揭示了心肝火旺,“热毒”内盛的客观依据第61-62页
  (三) 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决定发病的外在条件第62-65页
  (四) 体质的演变决定发病的内在因素第65-66页
  (五) 高血压病热毒证的病机演变第66-67页
  (六) 高血压热毒证的病理特征第67-68页
 三、 泻肝宁心、清热解毒是高血压病的重要治法第68-75页
  (一) 治法探讨第68-70页
  (二) 方药分析第70-75页
 四、 黄连清降合剂临床及实验疗效分析第75-86页
  (一) 临床疗效分析第75-82页
  (二) 黄连清降合剂药理学实验效应分析第82-86页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戏拟与复调的寓意--评戴维·洛奇校园小说三部曲
下一篇:南黄海典型海域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