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工艺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第一章 前言 | 第1-14页 |
·银杏资源及开发现状 | 第9-12页 |
·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 第14-25页 |
·银杏外种皮中的主要成分 | 第14-16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6-18页 |
·主要分析测定方法 | 第18-24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 | 第18-19页 |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酸、酚 | 第19-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黄酮 | 第21-24页 |
·纯化物的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银杏外种皮中活性成分提取和纯化 | 第25-42页 |
·回流法提取活性成分工艺研究 | 第25-36页 |
·提取分离方法 | 第25-26页 |
·溶剂提取原理 | 第26-27页 |
·提取工艺过程 | 第27-29页 |
·提取液中活性成分的检测 | 第29页 |
·实验数据及处理 | 第29-34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4-36页 |
·超声波法提取活性成分工艺研究 | 第36-42页 |
·超声波法提取原理 | 第36页 |
·提取液中活性成分的检测 | 第36-37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7-39页 |
·正交实验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银杏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研究 | 第42-47页 |
·提取过程 | 第42页 |
·实验数据及处理 | 第42-45页 |
·样品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42-44页 |
·样品中氢化白果酸含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5-47页 |
·黄酮在银杏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 第45-46页 |
·氢化白果酸在银杏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 第46-47页 |
第五章 银杏外种皮提取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7-55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浸提机理 | 第47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对模型进行实验性讨论 | 第49页 |
·动力学模型在回流提取过程的应用验证 | 第49-52页 |
·实验方案 | 第49-50页 |
·活性成分的检测 | 第50页 |
·实验数据及处理 | 第50-5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2页 |
·动力学模型在超声波法提取过程的应用验证 | 第52-55页 |
·实验方案 | 第52页 |
·活性成分的检测 | 第52页 |
·实验数据及处理 | 第52-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应用实验结果 | 第55-61页 |
·天然植物制备生物农药研究综述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杀菌实验研究 | 第56-57页 |
·杀虫实验研究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粗提物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页 |
·分离纯化物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1-64页 |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回流提取工艺路线 | 第61页 |
·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路线 | 第61-62页 |
·活性成分含量分布规律 | 第62页 |
·提取动力学模型 | 第62页 |
·生物测定应用实验 | 第62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62-63页 |
·期望和改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91页 |
1 查新报告 | 第68-85页 |
2 典型红外分析图谱 | 第85-86页 |
3 典型产物HPLC报告 | 第86-88页 |
4 HPLC测定方法报告 | 第88-90页 |
5 典型产物TLC报告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