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管状薄壁制品的制备及发展 | 第11-17页 |
·由天然橡胶制造弹性薄壁制品 | 第11-12页 |
·由聚氨酯材料制造弹性薄壁制品 | 第12-17页 |
·聚氨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12-14页 |
·聚氨酯材料的特点 | 第12-13页 |
·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13-14页 |
·聚氨酯类薄壁制品的制造 | 第14-15页 |
·以PU弹性体为原料制薄壁制品 | 第14-15页 |
·以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制薄壁制品 | 第15-17页 |
·水性聚氨酯简介 | 第15-16页 |
·目前以水性PU分散液为原料制薄壁制品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设计方案及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本论文的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芳香族水性聚氨酯(PUT)的合成及增稠改性 | 第18页 |
·脂肪族水性聚氨酯(PUI)的合成及表征 | 第18-19页 |
·生物降解型水性聚氨酯(PCE-PU)的合成及表征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芳香族TDI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增稠改性 | 第20-41页 |
·前言 | 第20-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1页 |
·PUT型聚氨酯水乳液的合成与增稠 | 第21-23页 |
·PUT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 | 第21-22页 |
·增稠PUT乳液实验 | 第22-23页 |
·PUT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23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3页 |
·示差扫描量热 | 第23页 |
·PUT材料性能的测定 | 第23-24页 |
·PUT乳液所成膜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定 | 第23页 |
·PUT乳液的粘度 | 第23页 |
·PUT乳液的贮存稳定性 | 第23页 |
·PUT乳液所成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第23-24页 |
·PUT材料的溶血实验和静态血小板黏附实验 | 第24-25页 |
·PUT材料的溶血实验 | 第24页 |
·PUT材料的体外静态血小板粘附实验 | 第24-25页 |
·增稠PUT乳液浸提生产安全套及其主要指标的测试 | 第25页 |
·增稠PUT乳液浸提生产安全套 | 第25页 |
·安全套主要指标的测试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40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26-29页 |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 第29-30页 |
·PUT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PUT材料的水接触角实验、溶血实验和血小板粘附实验 | 第33-36页 |
·PUT材料的水接触角实验 | 第33-34页 |
·PUT材料的的溶血性分析 | 第34-35页 |
·PUT材料的体外静态血小板粘附实验分析 | 第35-36页 |
·PUT乳液贮存稳定性测试 | 第36-37页 |
·PUT乳液的粘度分析 | 第37页 |
·PUT增稠乳液浸提生产的安全套的主要指标测试结果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脂肪族PUI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 第41-60页 |
·前言 | 第41-43页 |
·二异氰酸酯分类及性能特点 | 第41-42页 |
·IPDI单体的性质 | 第42-43页 |
·实验设计 | 第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43-44页 |
·PUI型聚氨酯水乳液的合成与增稠 | 第44-45页 |
·合成 | 第44-45页 |
·增稠PUI聚氨酯乳液的调制 | 第45页 |
·PUI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45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45页 |
·示差扫描量热 | 第45页 |
·PUI材料性能的测定 | 第45页 |
·PUI乳液所成膜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定 | 第45页 |
·PUI乳液的粘度 | 第45页 |
·PUI乳液的贮存稳定性 | 第45页 |
·PUI乳液所成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第45页 |
·脂肪族PUI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初探 | 第45-46页 |
·PUI材料的溶血性实验 | 第45页 |
·PUI材料的体外静态血小板粘附实验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6-49页 |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 第49-50页 |
·PUI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PUI材料的水接触角实验、溶血实验和血小板黏附实验 | 第54-56页 |
·PUI材料的水接触角实验 | 第54页 |
·PUI材料的溶血实验 | 第54-55页 |
·PUI材料的血小板粘附实验 | 第55-56页 |
·PUI乳液的贮存稳定性测试 | 第56页 |
·PUI乳液粘度的测定 | 第56-59页 |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生物降解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 第60-77页 |
·前言 | 第60-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62页 |
·PCL-PEO-PCL三嵌段醚-酯共聚二醇(PCE)的合成及表征 | 第62-66页 |
·PCE的合成 | 第62页 |
·PCE的结构表征 | 第62-64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63页 |
·乙酸酐-吡啶酰化法测定端羟值 | 第63-64页 |
·高效凝胶色谱(GPC) | 第64页 |
·PCE-IPDI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表征 | 第64-66页 |
·PCE-IPDI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64-65页 |
·PCE-IPDI水性聚氨酯的性能表征 | 第65-66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65页 |
·高效凝胶色谱 | 第65-66页 |
·水解实验 | 第66页 |
·水接触角测试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PCE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66-69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7页 |
·高效凝胶色谱 | 第67-68页 |
·羟值测定结果 | 第68-69页 |
·PCE-PU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69-76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69-70页 |
·高效凝胶色谱 | 第70-71页 |
·水解实验 | 第71-74页 |
·PCE-PU失重率的变化 | 第71-72页 |
·降解过程中PBS溶液pH值的变化 | 第72-73页 |
·降解前后PCE-PU水接触角的变化 | 第73-74页 |
·降解前后PCE-PU的分子量变化 | 第74页 |
·下一步实验安排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