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综述 | 第8-20页 |
1.1 蜜蜂白垩病的发生现状 | 第8页 |
1.2 蜜蜂白垩病的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 | 第8-9页 |
1.3 影响白垩病发病的内外因素 | 第9-12页 |
1.4 蜜蜂白垩病的症状、诊断 | 第12-13页 |
1.5 蜜蜂球囊菌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6 蜜蜂白垩病病理学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7 防治方法的研究 | 第18-19页 |
1.8 不同蜂种对蜜蜂白垩病抗性差异性的研究 | 第19-2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0-22页 |
2.1 材料 | 第20页 |
2.1.1 试验用蜂群 | 第20页 |
2.1.2 蜜蜂球囊菌 | 第20页 |
2.2 方法 | 第20-22页 |
2.2.1 蜜蜂球囊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20页 |
2.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0-21页 |
2.2.3 蜂群人工接种蜜蜂球囊菌 | 第21页 |
2.2.4 蜜蜂幼虫日龄的限定和标记 | 第21页 |
2.2.5 记录空房数 | 第21页 |
2.2.6 蜜蜂幼虫组织液营养培养基的制备 | 第21页 |
2.2.7 蜜蜂幼虫血淋巴的抽提 | 第21-22页 |
2.2.8 蜜蜂幼虫血淋巴中营养物质的检测 | 第22页 |
2.2.8.1 氨基酸种类、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2.8.2 矿物质种类、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2.9 蜜蜂幼虫血细胞总数测定 | 第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2页 |
3.1 人工接种蜜蜂球囊菌后中华蜜蜂及意大利蜜蜂幼虫死亡情 | 第22-25页 |
3.2 蜜蜂球囊菌在中、意蜂幼虫组织液营养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 第25-27页 |
3.3 中、意蜂幼虫血淋巴中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 第27-29页 |
3.3.1 矿物质不中类、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3.3.2 游离氨基酸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3.4 蜜蜂幼虫血细胞总数测定结果 | 第29-32页 |
4 结论 | 第32-35页 |
5 讨论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