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 | 第1-6页 |
摘要(英文) | 第6-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1章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 第9-24页 |
1.1 发电机中性点采用不同接地方式的原因和目的 | 第9-14页 |
1.1.1 发电机和机端连接设备、装置对地电容计算 | 第9-12页 |
1.1.2 接地故障电流限值 | 第12-14页 |
1.2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 第14-24页 |
1.2.1 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和直接接地 | 第14页 |
1.2.2 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的分析 | 第14-19页 |
1.2.3 几种实用接地方式简述 | 第19-24页 |
第2章 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第24-38页 |
2.1 消弧线圈的设计选择 | 第24-26页 |
2.1.1 消弧线圈的结构特点 | 第24页 |
2.1.2 消弧线圈的选择 | 第24-26页 |
2.2 正常运行和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基波零序电压和电流 | 第26-34页 |
2.2.1 正常运行情况 | 第26-28页 |
2.2.2 单相接地故障情况 | 第28-34页 |
2.3 传递过电压对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 | 第34-38页 |
2.3.1 电容耦合传递过电压对发电机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 | 第34-36页 |
2.3.2 频率变化对发电机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3 直接传递过电压 | 第37-38页 |
第3章 发电机中性点经接地变压器高阻接地 | 第38-49页 |
3.1 接地装置的选型计算 | 第38-44页 |
3.1.1 接地变压器 | 第38-41页 |
3.1.2 接地变二次负载电阻器 | 第41-44页 |
3.2 高阻接地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 第44-49页 |
3.2.1 忽略接地变和负载电阻电抗时的故障电流 | 第44-45页 |
3.2.2 计入接地变和负载电阻电抗时的故障电流 | 第45-49页 |
第4章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 | 第49-62页 |
4.1 发电机定子接地的保护方式 | 第49-53页 |
4.1.1 基波零序电压构成的定子接地保护 | 第49页 |
4.1.2 零序电流构成的定子接地保护 | 第49-50页 |
4.1.3 发电机100%定子接地保护 | 第50-53页 |
4.2 利用三次谐波电压构成的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 | 第53-62页 |
4.2.1 正常运行时三次谐波电压 | 第54-56页 |
4.2.2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三次谐波电压 | 第56-57页 |
4.2.3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三次谐波电压接地保护 | 第57-62页 |
第5章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综合选择 | 第62-75页 |
5.1 选择两种接地方式的相关因素 | 第62-63页 |
5.1.1 与电力系统的关系 | 第62页 |
5.1.2 与制造生产的关系 | 第62-63页 |
5.2 接地故障电流问题 | 第63页 |
5.3 过电压问题 | 第63-65页 |
5.4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问题 | 第65-66页 |
5.4.1 接地保护的投运方式 | 第65页 |
5.4.2 发电机定子100%接地保护 | 第65-66页 |
5.5 两种接地方式的相关实例计算 | 第66-75页 |
5.5.1 三次谐波保护灵敏度计算 | 第66-70页 |
5.5.2 接地变压器高阻接地的选择及故障电流算例 | 第70-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