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24页 |
1.2.1 粒子模拟程序的研制 | 第18-19页 |
1.2.2 激光尾流场及其电子加速 | 第19-22页 |
1.2.3 2D受激Raman散射粒子模拟 | 第22-24页 |
2 2( 1/2)D PIC并行程序设计 | 第24-50页 |
2.1 2( 1/2)D PIC并行方案 | 第24-28页 |
2.2 粒子模拟的基本循环 | 第28-29页 |
2.3 粒子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29-31页 |
2.4 电磁场的计算 | 第31-41页 |
2.4.1 电磁场的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31-33页 |
2.4.2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 第33-38页 |
2.4.3 吸收边界条件的数值模拟 | 第38-39页 |
2.4.4 电场的Poisson修正 | 第39-41页 |
2.5 面积平均法求电荷、电流密度 | 第41-42页 |
2.6 相对论性两体库仑碰撞模型 | 第42-45页 |
2.7 无量纲化与初始化 | 第45-50页 |
2.7.1 物理量的无量纲化 | 第45页 |
2.7.2 粒子注入和静止启动 | 第45-50页 |
3 激光尾流场中的电子加速 | 第50-104页 |
3.1 超短脉冲在稀薄等离子体中传播的流体理论 | 第53-57页 |
3.2 前向Raman散射对激光尾流场的影响 | 第57-64页 |
3.2.1 激光尾流场的产生 | 第57-58页 |
3.2.2 前向Raman散射对激光尾流场的影响 | 第58-61页 |
3.2.3 电子捕获理论模型 | 第61-63页 |
3.2.4 小结 | 第63-64页 |
3.3 多脉冲激光激发等离子体尾流场 | 第64-78页 |
3.3.1 脉冲长度对激发尾流场的影响 | 第65-66页 |
3.3.2 优化脉冲间隔多脉冲激光尾流加速粒子模拟 | 第66-69页 |
3.3.3 激光拍频尾流场粒子模拟 | 第69-73页 |
3.3.4 光子加速 | 第73-76页 |
3.3.5 小结 | 第76-78页 |
3.4 自调制的激光尾流场粒子模拟 | 第78-92页 |
3.4.1 三角脉冲激光尾流场加速粒子模拟 | 第80-85页 |
3.4.2 Gauss脉冲的自调制LWFA粒子模拟 | 第85-90页 |
3.4.3 小结 | 第90-92页 |
3.5 脉冲宽度有限时对激光尾流场及其加速电子的影响 | 第92-104页 |
3.5.1 有限宽度激光脉冲自聚焦粒子模拟 | 第93-97页 |
3.5.2 极窄脉冲横向波破的粒子模拟 | 第97-102页 |
3.5.3 小结 | 第102-104页 |
4 相对论性受激Raman散射的2D粒子模拟 | 第104-122页 |
4.1 中等密度下2D受激Raman散射粒子模拟 | 第106-113页 |
4.1.1 小结 | 第111-113页 |
4.2 稀薄等离子体中的2D受激Raman散射粒子模拟 | 第113-122页 |
4.2.1 小结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0页 |
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