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8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1.3 本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理论第18-31页
 2.1 经济风险、金融风险与商业银行风险第19-24页
 2.2 商业银行风险类型第24-29页
 2.3 商业银行的风险效应机制第29-31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考察第31-43页
 3.1 体制变革与商业银行风险变迁第31-35页
 3.2 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风险表现第35-39页
 3.3 转轨时期商业银行风险的效应第39-43页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分析第43-61页
 4.1 制度变迁的深层影响第43-45页
 4.2 企业制度与行为的负面效应第45-49页
 4.3 商业银行内部机制残缺第49-54页
 4.4 政府行政职能越位第54-55页
 4.5 中央银行制度的缺陷第55-58页
 4.6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第58-61页
第5章 国际银行业风险防范策略及衍进第61-78页
 5.1 国际银行业的监管标准第61-65页
 5.2 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第65-68页
 5.3 商业银行监管措施的演进第68-78页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预防与控制第78-101页
 6.1 商业银行风险内部控制理论第78-82页
 6.2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第82-90页
 6.3 商业银行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第90-94页
 6.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第94-101页
第7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监管体制第101-124页
 7.1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制度第101-102页
 7.2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目标第102-105页
 7.3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措施第105-116页
 7.4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方式和手段第116-117页
 7.5 完善商业银行外部监管体系第117-124页
第8章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若干改革取向第124-160页
 8.1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第124-131页
 8.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第131-139页
 8.3 确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第139-146页
 8.4 混业经营下的主监管制度第146-153页
 8.5 强化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第153-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第169-170页
致  谢第170-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益气通淋冲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