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评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命题由来第15-20页
     ·现象: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重重危机第15-17页
     ·趋势:在快速城市化时期人们对历史资源的重视第17-18页
     ·困惑:历史村镇保护规划的技术支撑问题第18-19页
     ·目标: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环型”设计模式第19-20页
     ·途径:保护规划评估体系的构建第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22页
     ·课题背景第20-21页
     ·政策背景第21页
     ·实践背景第21-22页
     ·研究意义第22页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22-23页
     ·研究对象第22-23页
     ·研究范围第2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7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资料获取途径第24页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研究框架第26-27页
第二章 保护规划评估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7-46页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发展与现状第27-33页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发展历程第27-28页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编制概况第28-29页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编制的技术流程第29-32页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法规体系第33-36页
     ·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宪章第33-35页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相关法规第35-36页
   ·评估体系理论基础第36-38页
     ·评价学理论第36-37页
     ·评价方法第37-38页
   ·城市规划评估理论基础第38-41页
     ·国外规划评估理论发展进程第38-39页
     ·国内规划评估研究进展第39-41页
     ·规划评估的类型第41页
   ·历史遗产保护评估的研究第41-44页
     ·针对历史遗产价值特色评估的研究第41-43页
     ·针对历史遗产预警系统的研究第43-44页
     ·保护规划评估与当前历史遗产保护评估研究的区别与联系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估第46-81页
   ·保护规划元素评估的原则与方法第46-48页
     ·选取评估元素的原则第46-47页
     ·元素评估的原则第47-48页
   ·编制评估指标框架的构建第48-55页
     ·评估指标的基本框架第48-49页
     ·评估指标的遴选第49-53页
     ·评估指标框架的初步构建第53-55页
   ·编制评估指标的修正与完善第55-62页
     ·国际公约宪章对历史遗产保护的指导性思想第55-56页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第56-58页
     ·国内学者对历史村镇保护规划的研究第58-60页
     ·对指标的修正总结第60-62页
   ·编制评估指标的评分标准与释义第62-70页
     ·编制评估指标的评分标准第62-63页
     ·编制评估指标的释义第63-70页
   ·编制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第70-79页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第70-73页
     ·构建编制评估矩阵并计算权重第73-78页
     ·编制评估指标分值确定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四章 保护规划效果的评估第81-100页
   ·效果评估的框架第81-82页
     ·效果评估的目的和原则第81页
     ·效果评估体系构建的方法第81-82页
   ·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第82-86页
     ·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第82-83页
     ·评估指标的选取第83-86页
   ·效果评估指标的释义与评分标准第86-92页
     ·保护规划编制指标第86-90页
     ·使用者评价指标第90-92页
   ·评估指标的权重第92-98页
     ·建立保护规划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第92-93页
     ·发放权重调查表并进行权重统计第93-94页
     ·构造效果评估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第94-97页
     ·效果评估指标分值确定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五章 保护规划评估的实例研究与反馈第100-121页
   ·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估——以翠亨村和大岭村为例第100-111页
     ·中山市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100-106页
     ·广州市番禺区大岭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第106-111页
   ·保护规划效果的评估——以大岭村为例第111-115页
     ·大岭村保护规划效果评估的指标再选取第111页
     ·大岭村保护规划效果指标评估第111-115页
   ·评估结果对保护规划编制的反馈第115-120页
     ·应充分考虑保护规划与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性第115-116页
     ·加强民意调查与公众参与的内容第116-118页
     ·保护规划中推广社区规划师制度第118-120页
     ·对相关法规建设部门的期望第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结论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6页
附录第126-143页
 附录一: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案例收集情况一览表第126-135页
 附录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要素指标统计表第135-139页
 附录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编制评估指标权重调查表第139-140页
 附录四: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效果评估指标权重调查表第140-141页
 附录五:使用者评价调查问卷第141-142页
 附录六:使用者评价调查问卷情况统计第142-14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附件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箱体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计算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跨界合作下的欧盟空间规划实践经验及对珠三角规划整合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