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库存管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 第8-9页 |
1.1.2 库存管理的意义 | 第9-10页 |
1.1.2.1 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 | 第9-10页 |
1.1.2.2 维持生产的稳定 | 第10页 |
1.1.2.3 平衡企业物流 | 第10页 |
1.1.2.4 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 | 第10页 |
1.2 库存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存贮论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2.2 ERP系统中库存管理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项目来源 | 第12-16页 |
1.3.1 成都水井坊营销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基本职能 | 第12页 |
1.3.2 水井坊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 | 第12-13页 |
1.3.3 水井坊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6-25页 |
2.1 业务调查与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2.1.1 职能组成调查 | 第16-17页 |
2.1.2 业务流程调查 | 第17页 |
2.1.3 业务数据调查 | 第17页 |
2.2 系统结构图 | 第17-23页 |
2.3 库存管理决策模型在系统中的地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库存管理决策模型的构建 | 第25-48页 |
3.1 相关概念 | 第25页 |
3.1.1 安全库存量 | 第25页 |
3.1.2 订货点和订货批量 | 第25页 |
3.1.3 订货提前期 | 第25页 |
3.2 存贮论模型 | 第25-29页 |
3.2.1 存贮系统 | 第25-26页 |
3.2.2 存贮策略 | 第26-27页 |
3.2.3 运营费用 | 第27-29页 |
3.3 库存管理决策模型 | 第29-41页 |
3.3.1 独立需求控制模型 | 第29-38页 |
3.3.1.1 定量库存控制模型 | 第29-37页 |
3.3.1.2 定期库存控制模型 | 第37-38页 |
3.3.2 相关需求控制模型 | 第38-41页 |
3.4 预测与综合库存模型 | 第41-48页 |
3.4.1 基本函数和指标 | 第41-42页 |
3.4.1.1 反应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 第41-42页 |
3.4.1.2 反应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 | 第42页 |
3.4.2 预测模型 | 第42-45页 |
3.4.2.1 简单移动平均 | 第43页 |
3.4.2.2 简单指数平滑法 | 第43-44页 |
3.4.2.3 温特季节指数平滑法 | 第44-45页 |
3.4.2.4 季节预测模型 | 第45页 |
3.4.3 综合的库存管理决策模型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库存管理决策模型的软件实现 | 第48-58页 |
4.1 库存物料的ABC分类控制法 | 第48-49页 |
4.2 物料编码的建立 | 第49-50页 |
4.3 物料清单的设计 | 第50-51页 |
4.4 库存盘点设计 | 第51-52页 |
4.5 发货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4.6 库存统计模块设计 | 第53-55页 |
4.7 生产计划和订货计划模块的设计 | 第55-56页 |
4.8 数据维护模块的设计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库存管理决策模型的特色和关键技术 | 第58-72页 |
5.1 面向决策支持系统 | 第58页 |
5.2 在动态资源计划中考虑仓储模型 | 第58页 |
5.3 效率设计 | 第58-64页 |
5.3.1 数据库效率设计 | 第58-64页 |
5.3.1.1 文件服务器与客户/服务器的数据库操作的比较 | 第58-59页 |
5.3.1.2 系统结构的前台和后台任务分配方案 | 第59-60页 |
5.3.1.3 存储过程与游标的使用 | 第60-64页 |
5.3.2 应用程序效率设计 | 第64页 |
5.4 安全性设计 | 第64-68页 |
5.4.1 安全性的重要性 | 第64-65页 |
5.4.2 安全性设计概述 | 第65-68页 |
5.4.2.1 Windows系统安全性设计 | 第65-67页 |
5.4.2.2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 第67页 |
5.4.2.3 应用程序验证方式 | 第67-68页 |
5.4.3 安全性实现 | 第68页 |
5.5 通用性和实用性 | 第68-72页 |
第六章 效益分析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1: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主研、参加的项目和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2: 软件设计中的部分程序代码 | 第79-91页 |
附录3: 系统中的部分界面 | 第9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