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现代集成制造(CIM)的内涵与CIMS体系结构 | 第8-10页 |
1.2 车间级生产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ERP/MRPII的应用概况 | 第10-12页 |
1.2.2 车间级生产作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构建生产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两个关键技术综述 | 第15-17页 |
1.3.1 多层分布式计算模式 | 第15-16页 |
1.3.2 异构数据库集成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课题来源、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4.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 标件车间生产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19-33页 |
2.1 国内车间生产作业管理的技术特点 | 第19-21页 |
2.1.1 车间生产作业管理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2 MRPII/ERP在车间生产作业管理中的不足 | 第20页 |
2.1.3 ERP/MPRII/JIT混合模式的基本思想 | 第20-21页 |
2.2 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2.2.1 标件车间生产作业组织与管理现状 | 第22页 |
2.2.2 Workshop IMS系统的基本要求 | 第22-23页 |
2.2.3 Workshop IMS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2.3 Workshop IMS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 | 第24-30页 |
2.3.1 标件车间生产作业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2.3.2 Workshop IMS的总体功能模型 | 第26-27页 |
2.3.3 Workshop IMS系统模型 | 第27-30页 |
2.4 系统运行环境 | 第30-32页 |
2.4.1 Workshop IMS选用的软件环境 | 第30-31页 |
2.4.2 Workshop IMS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标件车间生产作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33-48页 |
3.1 数据建模技术 | 第33-34页 |
3.2 数据访问技术 | 第34-38页 |
3.2.1 通用数据接口 | 第35-36页 |
3.2.2 MIDAS | 第36-37页 |
3.2.3 Workshop IMS数据访问技术 | 第37-38页 |
3.3 异构数据库集成 | 第38-40页 |
3.4 系统数据安全措施 | 第40-43页 |
3.4.1 硬件层数据安全措施 | 第40-41页 |
3.4.2 网络层数据安全措施 | 第41页 |
3.4.3 数据库管理层安全措施 | 第41-42页 |
3.4.4 应用系统层安全措施 | 第42-43页 |
3.5 多层分布式B/S计算模式的Web数据库应用程序 | 第43-44页 |
3.6 协同作业技术 | 第44-47页 |
3.6.1 协同交互工具 | 第44-45页 |
3.6.2 协同作业原理 | 第45-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标件车间生产作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智能技术 | 第48-55页 |
4.1 移动Agent概述 | 第48-49页 |
4.2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概述 | 第49-51页 |
4.3 Workshop IMS的质量跟踪管理子系统中的数据库知识发现模型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标件车间生产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运行实例 | 第55-63页 |
5.1 工艺分工管理 | 第55-56页 |
5.2 生产计划管理 | 第56-58页 |
5.3 仓储管理 | 第58-59页 |
5.4 经营管理 | 第59-60页 |
5.5 工装管理 | 第60-61页 |
5.6 质量跟踪管理 | 第61-62页 |
5.7 对外合作管理 | 第62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