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炭液化论文

溶胀预处理对煤结构及煤液化性能的影响

目 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前 言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煤炭液化发展概况第10-12页
  1.1.1 煤加氢液化简史第10页
  1.1.2 煤加氢液化原理第10-12页
  1.1.3 煤液化制取芳烃的发展机遇第12页
 1.2 煤的结构特征与液化反应特性第12-16页
 1.3 溶胀预处理第16-20页
  1.3.1 溶胀机理第16-19页
  1.3.2 溶胀煤液化第19-20页
 1.4 催化作用第20-23页
  1.4.1 催化液化第20-22页
  1.4.2 铁系催化剂第22页
  1.4.3 钼系催化剂第22-23页
 1.5 本文工作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2页
 2.1 实验原料第25-26页
 2.2 实验第26-31页
  2.2.1 溶胀预处理第26页
  2.2.2 溶胀率的测定第26-27页
  2.2.3 催化剂的加入第27-28页
  2.2.4 煤液化第28-29页
  2.2.5 液化油的分离第29-31页
 2.3 表征第31-32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70页
 3.1 溶胀与煤结构第32-40页
  3.1.1 溶胀率的测定第32-34页
   3.1.1.1 溶胀时间对溶胀率的影响第32-33页
   3.1.1.2 溶胀剂与溶胀率第33-34页
   3.1.1.3 煤种与溶胀率第34页
  3.1.2 SEM表征第34-37页
  3.1.3 孔结构及比表分析第37页
  3.1.4 红外光谱分析第37-38页
  3.1.5 小结第38-40页
 3.2 热解动力学第40-47页
  3.2.1 实验第40页
  3.2.2 同一升温速率下的TG/DTG谱图第40-42页
  3.2.3 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TG谱图第42-44页
  3.2.4 动力学计算第44-45页
  3.2.5 升温速率对E,ln(A)的影响第45页
  3.2.6 小结第45-47页
 3.3 溶胀煤液化第47-59页
  3.3.1 溶胀时间对溶胀煤液化的影响第47-50页
  3.3.2 溶胀剂对溶胀煤液化的影响第50-51页
  3.3.3 煤种对溶胀煤液化影响第51-55页
  3.3.4 液化温度对溶胀煤液化的影响第55-57页
  3.3.5 液化气氛对溶胀煤液化的影响第57页
  3.3.6 残存溶胀剂对溶胀煤液化的影响第57-58页
  3.3.7 小结第58-59页
 3.4 催化剂与煤液化第59-70页
  3.4.1 铁系催化剂第59-63页
   3.4.1.1 Fe_2S_3对原煤液化的影响第59-61页
   3.4.1.2 Fe_2S_3对溶胀煤液化的影响第61-63页
  3.4.2 钼系催化剂第63-67页
   3.4.2.1 ATTM对原煤液化的影响第63-65页
   3.4.2.2 ATTM对溶胀煤液化的影响第65-67页
  3.4.3 添加1631表面活性剂对催化液化的影响第67-68页
  3.4.4 小结第68-70页
结 论第70-72页
附 页第72-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 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叠氮有机铝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溶聚丁苯橡胶中新型结构调节剂的研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