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7-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23页 |
第一节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 | 第8-17页 |
一、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历史沿革 | 第8-9页 |
二、 国外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发展概况 | 第9-12页 |
三、 我国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发展概况 | 第12-17页 |
第二节 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的重要意义 | 第17-21页 |
一、 招标投标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 第17-18页 |
二、 招标投标制是国际建筑行业的通用方式 | 第18-20页 |
三、 招标投标制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第21-23页 |
一、 概念 | 第21页 |
二、 法律特征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的原则 | 第23-28页 |
第一节 “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 第23-25页 |
一、 在招标投标中要贯彻“公开”的原则 | 第23-24页 |
二、 在招标投标中要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 | 第24-25页 |
三、 在招标投标中要贯彻“诚实信用”的原则 | 第25页 |
第二节 投标人资格许可的原则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合法的原则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完善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的法律程序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制定管理文件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完善操作程序 | 第30-32页 |
一、 招标程序 | 第30-32页 |
二、 投标程序 | 第32页 |
第三节 招标方式 | 第32-34页 |
一、 公开招标 | 第33页 |
二、 邀请招标 | 第33页 |
三、 两种招标方式的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节 确认投标单位 | 第34-37页 |
第四章 世界部分国家在规范招标投标制方面的经验借鉴 | 第37-48页 |
第一节 强制性招标 | 第37-39页 |
一、 招标采购标的的分类 | 第37-38页 |
二、 强制性招标的主体范围 | 第38-39页 |
三、 强制招标的限额 | 第39页 |
第二节 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措施 | 第39-48页 |
一、 规范招标人行为的措施 | 第39-46页 |
二、 规范投标人资格的措施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贯彻实施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页 |
一、 缺乏良好环境,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 第48页 |
二、 规避招标行为,非法干预评标 | 第48-49页 |
三、 缺乏资金保证,轻视技术招标 | 第49页 |
四、 标底保密不严,存在串通行为 | 第49页 |
五、 弄虚作假中标,私下转让项目 | 第49-50页 |
六、 行政监督不力,执法查处不严 | 第50-51页 |
第六章 贯彻落实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的法律思考 | 第51-61页 |
第一节 运用《招标投标法》管理招标投标工作 | 第51-54页 |
一、 坚决执行《招标投标法》 | 第51-52页 |
二、 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管理招标投标工作 | 第52-53页 |
三、 运用招标投标文件解决争议 | 第53-54页 |
四、 正确运用招标投法规解决讼争 | 第54页 |
第二节 国外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的借鉴 | 第54-56页 |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法》的几点立法建议 | 第56-61页 |
一、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机制 | 第56页 |
二、 完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体系 | 第56-57页 |
三、 工程无标底招标 | 第57-58页 |
四、 建立建全建筑工程质量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 | 第58页 |
五、 制定招标投标质疑及救济的实施细则 | 第58-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62-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