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理违章建筑的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第一部分 违章建筑的法律定位 | 第10-21页 |
一、违章建筑的法律概念 | 第10-14页 |
(一) 违章建筑的定义 | 第10-12页 |
(二) 违章建筑的分类 | 第12-13页 |
(三) 违章建筑的法律构成要件 | 第13-14页 |
二、违章建筑的法律属性 | 第14-21页 |
(一) 违章建筑的民法属性 | 第14-16页 |
(二) 违章建筑的行政法属性 | 第16-18页 |
(三) 经济法对违章建筑的规制 | 第18-21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处理违章建筑的现行法律制度 | 第21-31页 |
一、违章建筑立法概况 | 第21-23页 |
二、违章建筑行政处理制度 | 第23-25页 |
(一) 违章建筑执法 | 第23-25页 |
(二) 房屋拆迁中的违章建筑处理 | 第25页 |
三、现行法律制度的困境 | 第25-31页 |
(一) 立法体系的困境 | 第26页 |
(二) 行政处理的困境 | 第26-29页 |
(三) 监管的困境 | 第29-30页 |
(四) 经济法处理制度的阙如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处理违章建筑法律制度的完善向度 | 第31-44页 |
一、海外处理违章建筑的法律制度借鉴 | 第31-39页 |
(一) 德国 | 第31-33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 | 第33-37页 |
(三) 海外制度的反思 | 第37-39页 |
二、处理违章建筑法律制度的应然向度 | 第39-44页 |
(一) 资源效益向度 | 第39-40页 |
(二) 综合伦理向度 | 第40-41页 |
(三) 科学技术向度 | 第41-42页 |
(四) 适度干预向度 | 第42-44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处理违章建筑法律制度的具体路径 | 第44-65页 |
一、违章建筑行政处理制度的重构 | 第44-57页 |
(一) 建立违章建筑认定体制 | 第44-48页 |
(二) 健全违章建筑监管制度 | 第48-52页 |
(三) 规范违章建筑行政处罚 | 第52-55页 |
(四) 完善违章建筑立法和决策执行体制 | 第55-57页 |
二、违章建筑经济法处理制度的建构 | 第57-65页 |
(一) 拆除废弃物于公共工程再利用 | 第57-60页 |
(二) 没收违章建筑用作廉租房 | 第60-61页 |
(三) 拆除方式的民间化与市场化 | 第61-63页 |
(四) 建立经济法处理制度的关键点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