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长余辉材料 | 第11页 |
·几种发光基质的简介 | 第11-14页 |
·硫化物基质的长余辉材料 | 第11-12页 |
·碱土铝酸盐基质长余辉材料 | 第12-13页 |
·碱土硅酸盐基质长余辉材料 | 第13-14页 |
·钛酸盐基质长余辉材料 | 第14页 |
·合成方法 | 第14-17页 |
·表征方法 | 第17-20页 |
·荧光光谱测试 | 第17页 |
·X 射线衍射测试 | 第17-18页 |
·余辉衰减测试 | 第18页 |
·热释测试 | 第18-20页 |
·Mn2+为发光中心的发光机理简介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第2章 新型蓝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MgAl_2O_4:Mn~(2+), Dy~(3+)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7-43页 |
·引言 | 第27页 |
·MgAl_2O_4:Mn~(2+), Dy~(3+)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39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29页 |
·MgAl_2O_4:Mn~(2+)的制备 | 第28页 |
·MgAl_2O_4:Mn~(2+), Dy~(3+)的制备 | 第28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8-29页 |
·样品分析 | 第29-39页 |
·MgAl_2O_4:Mn~(2+)及 MgAl_2O_4:Mn~(2+), Dy~(3+)的激发-发射光谱 | 第29页 |
·炉温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29-31页 |
·煅烧与未煅烧对铝酸镁余辉性能的影响 | 第31页 |
·煅烧的温度对材料余辉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煅烧时间对材料余辉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锰的掺杂量对材料余辉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Dy~(3+)掺杂 MgAl_2O_4: Mn~(2+)的物相结构分析 | 第35-38页 |
·不同量硼酸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样品热释发光曲线 | 第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3章 硅、镁掺杂对红色长余辉 Zn_3(PO_4)_2:Mn~(2+)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页 |
·Zn_3(PO_4)_2:Mn(2+), Mg(2+), Si~(4+)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51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44页 |
·Zn)_3(PO_4)_2:Mn~(2+)的合成 | 第43-44页 |
·Zn_3(PO_4)_2:Mn~(2+), Mg~(2+)的合成 | 第44页 |
·Zn_3(PO_4)_2:Mn~(2+), Si~(4+)的合成 | 第44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4页 |
·样品分析 | 第44-51页 |
·Zn_3(PO_4)_2:Mn~(2+)发光性能与特性 | 第44-45页 |
·焙烧温度及时间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Zn_3(PO_4)_2:Mn~(2+)0. 01预烧前后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硅的掺杂量对材料余辉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镁的掺杂量对材料余辉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热释发光法测试陷阱能级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4章 新型绿色 Zn_2SiO_4:Mn~(2+), Zr~(4+)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Zn_2SiO_4:Mn~(2+), Zr~(4+)的制备及表征 | 第55-64页 |
·主要试剂 | 第55-56页 |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56页 |
·样品分析 | 第56-64页 |
·物相分析 | 第56-57页 |
·Zn_2SiO_4:Mn~(2+)及 Zn_2SiO_4:Mn~(2+), Zr~(4+)荧光光谱 | 第57-58页 |
·H_3BO_3的掺杂量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Mn~(2+)的掺杂量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Mg~(2+)的掺杂量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Zr~(4+)的掺杂量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热释发光曲线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