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宁波市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初步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研究对象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路线第11-12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第12-22页
   ·关于景观评价第12-16页
     ·相关概念第12页
     ·景观评价产生与发展过程第12-13页
     ·景观评价方法第13-14页
     ·国外景观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现状第14页
     ·我国景观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现状第14-16页
   ·关于滨河绿地第16-22页
     ·相关概念第16页
     ·国外滨河绿地发展现状第16-19页
     ·我国滨河绿地发展现状第19-22页
第三章 研究模式、步骤与样地选择第22-38页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模式第22-33页
     ·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23-29页
     ·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29-33页
   ·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研究具体步骤第33-38页
     ·准备阶段第33页
     ·数据收集第33页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33-34页
     ·得出评价结论第34-38页
第四章 宁波市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第38-106页
   ·江厦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第38-45页
     ·江厦公园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38-42页
     ·江厦公园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42-44页
     ·江厦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44-45页
   ·琴桥文化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第45-54页
     ·琴桥文化公园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46-50页
     ·琴桥文化公园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50-53页
     ·琴桥文化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53-54页
   ·江东南路——长丰公园段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第54-63页
     ·江东南路——长丰公园段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54-59页
     ·江东南路——长丰公园段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59-62页
     ·江东南路——长丰公园段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62-63页
   ·江东南路——兴宁桥至灵桥段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第63-71页
     ·江东南路——兴宁桥至灵桥段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63-68页
     ·江东南路——兴宁桥至灵桥段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68-70页
     ·江东南路——兴宁桥至灵桥段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70-71页
   ·桃渡公园滨河绿地第71-78页
     ·桃渡公园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71-75页
     ·桃渡公园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75-77页
     ·桃渡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77-78页
   ·槐树路滨河绿地第78-86页
     ·槐树路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78-83页
     ·槐树路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83-85页
     ·槐树路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85-86页
   ·江滨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第86-93页
     ·江滨公园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86-91页
     ·江滨公园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91-92页
     ·江滨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92-93页
   ·外滩公园滨河绿地第93-99页
     ·外滩公园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93-96页
     ·外滩公园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96-98页
     ·外滩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98-99页
   ·杉杉公园滨河绿地第99-106页
     ·杉杉公园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第99-102页
     ·杉杉公园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第102-104页
     ·杉杉公园滨河绿地景观评价小结第104-106页
第五章 宁波市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结果分析与优化建议第106-115页
   ·宁波市滨河绿地景观美感度评价结果分析第106-109页
   ·宁波市滨河绿地景观可游度评价结果分析第109-111页
   ·宁波市滨河绿地景观评价结果和优化建议第111-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六章 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设计优化原则第115-118页
   ·城市滨河绿地景观存在问题归因第115-116页
   ·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设计优化原则第116-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3页
详细摘要第123-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园林绿地的主题与表达
下一篇:乡士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