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前言 | 第11页 |
·FE_3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物理法 | 第11-12页 |
·化学法 | 第12-13页 |
·共沉淀法 | 第12页 |
·氧化还原法 | 第12-13页 |
·微乳液法和水热溶剂法 | 第13页 |
·热解法 | 第13页 |
·FE_3O_4 纳米颗粒的表面疏水改性 | 第13-14页 |
·磁性复合微球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 第14-15页 |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结构类型 | 第14页 |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特点 | 第14-15页 |
·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5-21页 |
·包埋法 | 第15-16页 |
·单体聚合法 | 第16-21页 |
·悬浮聚合法 | 第16页 |
·乳液聚合法 | 第16-18页 |
·分散聚合法 | 第18页 |
·原位法 | 第18-19页 |
·可控制自由基聚合 | 第19-21页 |
·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的应用 | 第21-25页 |
·细胞分离 | 第22页 |
·离子交换分离 | 第22页 |
·核酸分离 | 第22-23页 |
·靶向制剂 | 第23页 |
·固定化酶 | 第23页 |
·催化剂分离 | 第23-24页 |
·化工分离 | 第24页 |
·磁共振造影剂 | 第24页 |
·其他 | 第24-25页 |
·立题依据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亲油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26-31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步骤 | 第27页 |
·亲油性Fe_3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7页 |
·乙醇抽提Fe_3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7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亲油性Fe_3O_4 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27-30页 |
·TEM 表征 | 第27-28页 |
·XRD 表征 | 第28-29页 |
·红外表征 | 第29-30页 |
·反应介质的pH 值对于亲油性Fe_3O_4 纳米颗粒的影响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表面带-COOH 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步骤 | 第32页 |
·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32页 |
·PAA-co-PMMA 交联磁性复合微球的表征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PAA-co-PMMA 交联磁性复合微球 | 第32-36页 |
·红外表征 | 第33-34页 |
·TEM 表征 | 第34-35页 |
·热重分析 | 第35页 |
·磁性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 | 第35-36页 |
·耐酸性比较 | 第36页 |
·反应介质极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TEM 表征 | 第37页 |
·稳定剂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TEM 表征 | 第38页 |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二单体丙烯酸量的影响 | 第39页 |
·交联剂量的影响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PAA-PST-PAN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41-50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42页 |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制备微球的反应方程式 | 第42页 |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42页 |
·聚合物微球的表征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红外光谱(IR) | 第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3-44页 |
·激光光散射(LLS) | 第44页 |
·乙醇/水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激光光散射(LLS)表征 | 第45-46页 |
·光学显微镜表征 | 第46页 |
·分散剂(PVP)用量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 | 第46-49页 |
·激光光散射表征(LLS) | 第47-48页 |
·激光光散射表征(LLS)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FE_3O_4在聚合物微球表面的沉积 | 第50-56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共沉淀法 | 第50页 |
·复合磁性微球的特点 | 第50页 |
·现阶段复合磁性微球的研究进展 | 第50-51页 |
·合成粒径小且强磁响应性的微球 | 第50页 |
·改善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生物相容性 | 第50-51页 |
·改进和拓展微球表面的功能性及其应用范围 | 第51页 |
·提高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稳定性 | 第51页 |
·发展和完善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成机理 | 第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步骤 | 第52页 |
·相关表征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透射电镜图(TEM) | 第53页 |
·热重分析(TGA) | 第53-54页 |
·红外谱图(IR) | 第54-55页 |
·磁性表征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6页 |
·纳米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