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司监事( 会) 代表诉讼概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监事( 会) 代表诉讼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监事( 会) 代表诉讼的特征 | 第12-15页 |
一、监事(会) 代表诉讼是对公司内部纠纷的救济 | 第13页 |
二、以监事( 会) 的名义提起诉讼,诉讼利益归于公司 | 第13-14页 |
三、监事( 会) 代表诉权行使的前提是公司利益受到侵害却不能或怠于采取诉讼行动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我国监事(会) 代表诉讼制度历史考察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监事( 会) 代表诉权存在之法理基础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管理权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诉的利益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诉讼担当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监事( 会) 代表诉讼制度之缺陷及分 析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实体层面问题 | 第22-26页 |
一、监事( 会) 代表诉讼的诉因 | 第22-24页 |
二、监事( 会) 代表诉权行使之障碍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程序层面问题 | 第26-27页 |
一、公司在监事(会) 代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 | 第26页 |
二、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引发之窘境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监事( 会) 代表诉讼制度立法例之国际比 较 | 第27-33页 |
第一节 英美国家立法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德国、法国立法例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日本、韩国立法例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台湾、澳门地区立法例 | 第30-31页 |
第五节 相关立法例对我国立法之启示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监事( 会) 代表诉讼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33-47页 |
第一节 明确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构成要素 | 第33-37页 |
一、提诉事由 | 第33-35页 |
二、监事(会)代表诉讼的当事人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确立监事( 会) 绝对代表诉讼制度 | 第37-39页 |
一、监事( 会) 代表诉权相对化对公司权益维护不利 | 第37-38页 |
二、确立监事(会)绝对代表诉权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确立单独监事代表诉讼制度 | 第39-42页 |
一、单独监事是否享有代表诉权的不同观点 | 第39-40页 |
二、单独监事代表诉权存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 第40-41页 |
三、确立单独监事代表诉权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单独监事代表诉权的法律规制 | 第42-47页 |
一、单独监事代表诉权行使基于法定事由 | 第43-44页 |
二、赔偿责任 | 第44-45页 |
三、诉讼费用与诉讼担保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 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