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论文

人地关系分析的自主体模拟理论框架及其平台开发研究

前言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目录第14-17页
第一章 引论第17-46页
   ·地理计算第17-21页
     ·地理计算的兴起与发展第17-19页
     ·地理计算的分类第19-21页
   ·基于自主体模拟第21-27页
     ·自主体第21-23页
     ·基于自主体模拟第23-25页
     ·基于自主体模拟与元胞自动机的耦合第25-27页
   ·基于自主体模拟在地理计算中的应用第27-38页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模拟第27-29页
     ·城市演化模拟第29-31页
     ·房产选购模拟第31页
     ·人群行为模拟第31-32页
     ·地理事件模拟第32-33页
     ·游憩行为模拟第33-34页
     ·历史地理演化模拟第34-35页
     ·基于自主体模拟的建模优点第35-37页
     ·基于自主体模拟功能总结第37-38页
   ·基于自主体模拟的平台研究第38-45页
     ·Swarm平台第39-41页
     ·NetLogo平台第41-44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44-45页
   ·论文结构第45-46页
第二章 人地关系下基于自主体建模的理论框架第46-64页
   ·人地关系第46-50页
     ·解读人地关系第46-48页
     ·人对地的作用第48-49页
     ·地对人的作用第49-50页
   ·人地关系的建模方法第50-54页
     ·人地关系的研究方法第50-53页
     ·基于自主体建模与人地关系研究第53-54页
   ·人地关系理论下ABS的建模思想及构架第54-63页
     ·建模理论构架概述第54-55页
     ·地理环境自动机第55-58页
     ·个体自主体第58-61页
     ·组自主体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三章 GBASE平台系统设计第64-86页
   ·面向Agent的系统设计思想第64-67页
     ·从面向对象系统设计到面向Agent系统设计第64-65页
     ·面向Agent系统设计的方法步骤第65-67页
   ·GBASE平台需求分析第67-72页
     ·控件创建的需求分析第67-68页
     ·脚本编写的需求分析第68-71页
     ·脚本解析的需求分析第71页
     ·GBASE平台的非功能需求分析第71-72页
   ·GBASE系统概要设计第72-73页
     ·系统技术路线第72-73页
     ·系统概要设计第73页
   ·GBASE平台核心Agent类的设计第73-85页
     ·地理环境自动机Agent类的设计第74-77页
     ·个体自主体Agent类的设计第77-80页
     ·组自主体Agent类的设计第80-83页
     ·三个核心类之间的联系第83-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四章 GBASE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系统实现第86-110页
   ·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第86-87页
   ·FastScript使用的关键技术分析第87-94页
     ·FastScript简介第87-89页
     ·FastScript使用的关键技术第89-94页
   ·GBASE系统实现第94-109页
     ·控件创建的实现第94-101页
     ·脚本编辑的实现第101-105页
     ·类库的实现第105-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五章 GBASE系统应用——基于自主体模拟认识2000年来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演化第110-132页
   ·中国历史人口研究简述第110-111页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演变的基于自主体建模第111-120页
     ·模型结构概述第112-113页
     ·地理环境自动机建模第113-115页
     ·组自主体建模第115-116页
     ·个体自主体建模第116-120页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演变模型的实现及结果分析第120-129页
     ·模型检验第121-123页
     ·农业生产潜力的作用分析第123-124页
     ·南北方人口分布格局的转变及其动力分析第124-125页
     ·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其动力分析第125-126页
     ·现代人口分布形成的动力分析第126-128页
     ·人口重心的转移轨迹分析第128-129页
   ·应用实例小结第129-130页
   ·GBASE系统应用小结第130-132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132-136页
   ·总结第132-134页
   ·讨论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2页
后记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适环境中M/S体系结构多主体中间件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教师远程培训中在线干预设计--环境适应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