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思路 | 第16-18页 |
一、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企业迁移和城市化关系的理论基础和一般性分析 | 第19-30页 |
第一节 企业迁移和城市化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的实现路径回顾 | 第19-20页 |
二、新经济地理学“内生城市说”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企业迁移与城市化的一般性分析 | 第21-30页 |
一、企业迁移的机理和效应分析 | 第21-25页 |
二、城市化机理 | 第25-30页 |
第三章 企业总部迁移与城市化关系的定性分析 | 第30-47页 |
第一节 总部企业迁移的动因分析 | 第30-36页 |
一、企业总部迁移的历史必然性 | 第31-32页 |
二、企业总部迁移动因分析 | 第32-36页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对企业总部迁移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一、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 第36-37页 |
二、城市化进程对企业总部迁移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企业总部迁移对城市化的效应分析 | 第39-43页 |
一、企业总部迁移的效应 | 第40-41页 |
二、总部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四节 企业总部迁移与城市化关系模型 | 第43-47页 |
一、模型假设 | 第43-44页 |
二、模型分析 | 第44-45页 |
三、结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企业总部迁移与城市化关系—杭州的案例分析 | 第47-61页 |
第一节 杭州城市化对企业总部的牵引 | 第47-56页 |
一、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况 | 第47-50页 |
二、杭州城市化发展对企业总部牵引优势 | 第50-53页 |
三、杭州总部经济的发展 | 第53-56页 |
第二节 总部驻入对杭州城市化影响分析 | 第56-61页 |
一、城市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 | 第56-57页 |
二、杭州城市辐射能力增强 | 第57-58页 |
三、促进了杭州城市的内部城市化 | 第58-59页 |
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发展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杭州吸引企业总部迁入的行为分析—基于博弈论视角 | 第61-75页 |
第一节 企业与政府的博弈机制分析 | 第61-65页 |
一、企业在迁移过程中的利益导向 | 第61-63页 |
二、政府基于城市建设的利益导向 | 第63-64页 |
三、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总部迁移企业与政府博弈模型分析 | 第65-71页 |
一、博弈模型构建 | 第65-66页 |
二、政府与企业的行为效应分析 | 第66-69页 |
三、结论及杭州市政府的行为分析 | 第69-71页 |
第三节 两地政府与企业的博弈 | 第71-73页 |
一、假设条件 | 第71页 |
二、博弈分析 | 第71-72页 |
三、结论及杭州市政府行为分析 | 第72-73页 |
第四节 杭州市政府在总部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 第73-75页 |
一、缺乏有效定位总部发展的统一规划 | 第73页 |
二、缺乏统一有力的协调监督机制 | 第73-74页 |
三、缺乏应对外界竞争的有效措施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75-78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5-76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