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理论借鉴 | 第16-21页 |
| ·信息生产力理论 | 第16-17页 |
| ·信息是生产力 | 第16页 |
| ·信息是知识生产力 | 第16-17页 |
| ·信息生产力的倍乘效应 | 第17页 |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18页 |
|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涵义 | 第17-18页 |
| ·信息化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联系 | 第18页 |
|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18页 |
| ·信息技术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 ·信息及信息化 | 第19-20页 |
| ·农业信息化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的供给 | 第21-28页 |
| ·地理气候、水土资源 | 第21页 |
| ·农业种植、生产状况 | 第21-23页 |
| ·农业科技开发 | 第23页 |
| ·农业信息系统应用 | 第23-24页 |
|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 第24页 |
| ·农业信息传播媒体建设 | 第24-25页 |
| ·农业信息化普及 | 第25-2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 第26页 |
| ·资金缺乏、来源单一,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 第26-27页 |
|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极度缺乏 | 第27页 |
| ·各团场农业信息化应用发展不平衡 | 第27页 |
| ·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的需求 | 第28-34页 |
| ·适应发展形势的需求 | 第28页 |
| ·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 | 第28-29页 |
| ·农业生产管理的需求 | 第29页 |
| ·农业科技普及的需求 | 第29-30页 |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 第30-31页 |
|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需求 | 第31页 |
| ·小结 | 第31-34页 |
| 第五章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 第34-44页 |
|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 第34页 |
| ·指导思想 | 第34页 |
| ·战略目标 | 第34页 |
|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 第34-37页 |
| ·以点带面的示范发展模式 | 第34-36页 |
| ·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模式 | 第36-37页 |
| ·科研、教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第37页 |
|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发展机制 | 第37-38页 |
| ·健全农业信息化规划、协调机制 | 第37页 |
| ·完善农业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 | 第37-38页 |
| ·建立农业科技培训机制 | 第38页 |
| ·强化农业信息化评价激励机制 | 第38页 |
|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 第38-44页 |
| ·建立新的农业信息观 | 第38-39页 |
| ·加快信息化规章及标准体系建设 | 第39页 |
|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第39-40页 |
| ·加快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第40-41页 |
| ·大力推广应用精准农业 | 第41-42页 |
| ·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训 | 第42-44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4-47页 |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 ·农业信息化发展必须以农业信息化理论研究为前提 | 第44页 |
| ·农八师农业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 第44页 |
| ·农业信息化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 第44-45页 |
| ·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 ·加强理论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农八师农业信息化建设 | 第45页 |
|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师市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第45-46页 |
| ·统一规划和指导,确保农业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 | 第46页 |
|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