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评述 | 第20-21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论文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4-46页 |
| ·残疾人理论概述 | 第24-26页 |
| ·残疾人的定义 | 第24-26页 |
| ·残疾人的分类 | 第26页 |
| ·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 第26-38页 |
| ·社会保障的内涵 | 第26-30页 |
| ·社会保障的特点 | 第30页 |
| ·社会保障的内容 | 第30-32页 |
| ·社会保障的模式 | 第32-33页 |
| ·社会保障的功能 | 第33-36页 |
| ·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的原则 | 第36-38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 第38-45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涵 | 第38-40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特点 | 第40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 第40-41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模式 | 第41-42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42-44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需认真处理的关系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3章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 第46-72页 |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第46-50页 |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50-55页 |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 | 第55-66页 |
| ·我国残疾人的总体状况 | 第55-57页 |
| ·我国残疾人的就业保障 | 第57-60页 |
| ·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 | 第60-62页 |
| ·我国残疾人的康复保障 | 第62-63页 |
| ·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保障 | 第63-65页 |
| ·我国残疾人的服务保障 | 第65-66页 |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 第66-68页 |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4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 第72-112页 |
|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 第72-80页 |
|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 第72-74页 |
|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第74-77页 |
|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77页 |
|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 第77-80页 |
|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 第80-88页 |
|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 第80-82页 |
|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第82-84页 |
|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84-85页 |
|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 第85-88页 |
|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 第88-95页 |
|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 第88-89页 |
|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第89-92页 |
|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92-93页 |
|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 第93-95页 |
|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 第95-103页 |
|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 第95-97页 |
|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第97-100页 |
|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100-101页 |
|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 第101-103页 |
|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 第103-108页 |
|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 第103-104页 |
|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第104-107页 |
|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107-108页 |
| ·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启示 | 第108-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第5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方法 | 第112-133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理论 | 第112-114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114-115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115-128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分类 | 第116-118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118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118-128页 |
|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28-132页 |
| ·多指标绩效评价方法 | 第128-130页 |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30-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 第6章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 | 第133-154页 |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总体评价 | 第133-137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 | 第137-153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生存环境绩效评价 | 第137-142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就业保障绩效评价 | 第142-144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生活保障绩效评价 | 第144-146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康复保障绩效评价 | 第146-148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教育保障绩效评价 | 第148-150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服务保障绩效评价 | 第150-152页 |
|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绩效总体评价 | 第152-153页 |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的结论 | 第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 第7章 提升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154-164页 |
|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完善制度体系 | 第154-155页 |
| ·建立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 | 第155-160页 |
| ·构建资源共享型残疾人社区康复体系 | 第160-161页 |
| ·提高残疾人教育保障能力 | 第161-162页 |
| ·注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 | 第162-163页 |
| ·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区域学习机制 | 第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64-167页 |
| ·研究结论 | 第164-165页 |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5-166页 |
| ·研究展望 | 第1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6-167页 |
| 致谢 | 第167-168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68-1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9-177页 |
| 摘要 | 第177-180页 |
| Abstract | 第180-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