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的源流 | 第13-18页 |
一、终身教职制度的产生 | 第13-15页 |
(一) 美国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传统 | 第13-14页 |
(二) 终身教职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4-15页 |
二、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的流变 | 第15-18页 |
(一) 1915 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委员会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的原则宣言》 | 第15-16页 |
(二) 1925—1926 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和美国大学协会(AAC)《关于学术自由和和终身教职制度的会议声明》 | 第16页 |
(三) 1940 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和美国大学协会(AAC)《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原则的声明》 | 第16-17页 |
(四) 1958 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和美国大学协会(AAC)《关于教师解雇听证的程序标准的声明》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的两次论争 | 第18-23页 |
一、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论争产生的背景 | 第18-20页 |
二、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第一次论争的始末(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 | 第20-21页 |
三、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第二次论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 第21-22页 |
四、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两次论争的异同 | 第22-23页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论争的问题及焦点 | 第23-32页 |
一、论争涉及的诸多问题 | 第23-27页 |
(一) 教师群体利益分配问题 | 第23-25页 |
(二) 终身教职教师的工作业绩问题 | 第25页 |
(三) 高校财政与终身教职制度的关系问题 | 第25-26页 |
(四) 新型大学的出现与终身教职制度的关系问题 | 第26-27页 |
二、对终身教职制度理念基础的论争 | 第27-29页 |
(一) 终身教职制度与学术自由的关系 | 第27-28页 |
(二) 终身教职制度与职业安全的关系 | 第28页 |
(三) 终身教职制度与选拔人才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三、对终身教职制度功能的论争 | 第29-30页 |
(一) 对终身教职制度的正功能、显功能的考察 | 第29页 |
(二) 对终身教职制度的反功能、潜功能的考察 | 第29-30页 |
四、制度不完善与管理缺陷的是非论争 | 第30-32页 |
(一) 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终身教职制度存在论争的原因 | 第30页 |
(二) 管理缺陷:终身教职制度存在论争的原因 | 第30-32页 |
第四章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论争的实质 | 第32-36页 |
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矛盾 | 第32-33页 |
二、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冲突 | 第33-36页 |
(一) 权力的角度 | 第33-34页 |
(二) 职业生涯的角度 | 第34页 |
(三) 环境文化的角度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