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上编 金元转运司建制考 | 第13-68页 |
第一章 金代转运司制度的确立 | 第13-35页 |
第一节 金代建国之初的物资供应制度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制度的传承及确立 | 第16-21页 |
第三节 金代诸路转运司的建立过程 | 第21-35页 |
第二章 蒙古国时期的赋税征收及转输制度 | 第35-49页 |
第一节 成吉思汗时期的贡赋制度 | 第35-39页 |
第二节 窝阔台及其后的赋税管理 | 第39-49页 |
第三章 元代转运司的建立 | 第49-65页 |
第一节 元初转运司的建置 | 第49-56页 |
第二节 盐茶运司在元代的设立情况 | 第56-65页 |
小结 | 第65-68页 |
中编 金元转运司的职能 | 第68-101页 |
第一章 金代转运司的职能 | 第68-85页 |
第一节 经济管理职能 | 第68-80页 |
第二节 政治管理职能 | 第80-85页 |
第二章 蒙古国十路课税所的职能 | 第85-87页 |
第三章 元朝转运司的职能及地位 | 第87-98页 |
第一节 元代转运司的主要职能 | 第87-92页 |
第二节 元世祖朝转运司与其他财政管理部门的关系及其地位 | 第92-98页 |
小结 | 第98-101页 |
下编 金元转运司官员考 | 第101-176页 |
第一章 金代的运司官员 | 第101-151页 |
第一节 运司官员品秩及傣禄 | 第135-138页 |
第二节 官员任用 | 第138-143页 |
第三节 金代运司官员的经济思想 | 第143-151页 |
第二章 元世祖朝转运司官员任职情况 | 第151-173页 |
第一节 籍贯及任职级别分析 | 第160-162页 |
第二节 出身分析 | 第162-166页 |
第三节 转运司官员个案分析 | 第166-173页 |
小结 | 第173-176页 |
结语 金元转运司制度变迁分析 | 第176-184页 |
一、金元转运司制度变迁的原因 | 第176-181页 |
二 金元转运制度变迁的影响 | 第181-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90页 |
后记 | 第190-191页 |